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蒋蕊
双辽市第二小学 邮编:136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创设丰富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本文立足新课标背景,对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展开探究。
关键词:跨学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跨学科”教育理念是新课改以来备受教师关注的新型教育理念,教师一般需要以某一学科为核心,将其他多个学科与其相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多学科融合教育模式的运用,符合新课改对学科教学提出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跨学科学习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要性。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把"跨学科学习"作为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充分凸显了其重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析。
一、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科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认知形式、能力水平等因素掌握其形象性思维,发展用于逻辑思维的特性,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局限,以更加直观的音频、动画、视频等元素导入数学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与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比如我曾经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相结合,开展了以"风筝"为主题的跨学科研究。在活动中,我们围绕风筝的"形""神""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深入理解了对称点的特点,并借助对称点描绘出风筝了的全貌。在整课堂上,学生经历了"感受""探究""操作"的数学过程,在操作中理解了规律,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寻找了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最后以视频的方式再展示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现象,如传统刺绣、建筑、京剧脸谱和剪纸等艺术作品,让学生在对美的欣赏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比如以“位置”相关教学内容为例,不同物体因参照物的不同,其所在的方位描述也是不一样的。为了使学生对位置关系的理解更为清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内容的学习。比如,可以借助在线地图服务,通过标记不同的地理位置,并根据地图所指明的方向,让学生表示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技术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智能化、简便化,也使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和立体,学生在学习时会变得更加容易,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结合生活实践,开展跨学科探究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更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小数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场景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超市中,商品价格常用小数点来表示。因此,在与语文课程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选用一篇描述超市打折活动的短文,让学生对短文进行阅读理解,了解打折、活动折扣、满减等优惠活动对于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计算,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提高学生对于小数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算能力,另一方面基于语文课程阅读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与语言相融合,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深化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再比如执教“选址的秘密”主题活动时,教师设置了店铺选址与电梯停靠等真实问题,立足于数学,并打破了数学、心理学、美术、信息技术、道法、语文等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真实问题为载体,最终落脚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课以“一山不容二虎”的典故引入,渗透了文学知识。活动一,围绕肯德基和麦当劳选址问题展开。学生积极运用心理学知识,分别站在顾客与商家的角度分析开店位置。同时利用人流量地图分析选址地点,渗透美术与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学生掌握了大数据技术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并巧妙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活动二,学生用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电梯停靠问题。本节课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汲取了多学科知识经验,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完善跨学科学习评价,深化教学效果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评价,既要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得如何、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否理解等;也要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在各项学习实践中是否有知识的增长与思维的进阶、能否实时调控自身及同伴学习的状态、能否提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合理观点等。因此,在跟进评价时,一要评价学习成果,如制作的模型、撰写的报告是否解决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是否指向数学学科的本质并体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度理解等;二要评价学习表现,如小组讨论时能否提出可行的想法、能否接受合理的建议、能否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等。评价指标越明确,学生越能理解需要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评价方式越多元,越能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概念、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会做事、提升素养。三是评价方式要丰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不能局限与书面测验,应结合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口头交流、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活动报告、成长记录等,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表现。四是评价手段要多样。传统的口头评价、纸笔评价已经不能满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价,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发展性的跟踪评价等等,力求借助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真实状况。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数学与各学科的融合教学,学生会更加深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玉娟 . 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 [J]. 小学数学教育,2022(05):9-11.
[2] 罗雪莲 .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J].学周刊,2022(2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