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食品检验检测对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作者

许睿雯

湖南山水检测有限公司 410600

作者简介:许睿雯(1996.01-),女,汉族,湖南湘潭,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牵涉着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始终是社会瞩目的焦点。食品检验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阐释了食品检验检测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当前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强调食品检验检测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的核心地位,推动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食品安全保障;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一、引言

在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食品品类愈发繁多,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苏丹红鸭蛋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冲击。食品检验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举措,运用科学精准的检测方式,能迅速察觉食品里的有害物质与质量瑕疵,为食品安全监管给予坚实支撑,进而守护公众的饮食安全。

二、食品检验检测对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用

(一)识别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储存的各个环节,极易遭受各类有害物质的侵袭,其中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微生物等。这些有害物质犹如隐藏在食品中的“定时炸弹”,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长期摄入甚至可能诱发慢性疾病,增加患癌风险。食品检验检测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准确检测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时发现问题食品,防止其流入市场,从而保护消费者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严格的食品检验检测制度能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约束,促使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只有通过检验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工艺的操作和产品质量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食品经营企业来说,定期对所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食品并采取下架等措施,避免问题食品对消费者造成危害。同时,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公开透明,也能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质量状况,增强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依据准确的检验检测数据来制定和实施监管政策,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能够及时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热点和难点,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检验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而维护食品安全市场秩序。

(四)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检验检测具有预防功能,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全程各环节的细致检测,能够敏锐察觉潜藏的食品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便可即刻采取针对性举措予以排除,进而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例如,在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测,能够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避免因使用不合格原材料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生产参数,保证产品质量。

三、当前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部分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陈旧、老化,检测方法落后,无法满足当前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此外,对于一些新型食品污染物和危害因素,如基因修饰食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我国的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二)检验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和实施,但目前我国检验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检验检测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一些检验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存在违规操作、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检验检测行业的公信力。

(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依据,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方面,部分食品安全标准存在老化、滞后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不同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的现象,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检验检测机构在执行标准时无所适从。此外,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

四、改进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措施

(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加强对先进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对新型食品污染物和危害因素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同时,加强对检验检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基层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二)优化检验检测机构布局,加强机构间协作

对现有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和优化,合理布局检验检测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不同部门所属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统一的检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检测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检验检测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人员培训制度,按照固定周期为检验检测人员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助力他们熟练掌握最新的检测技术及方法。强化对检验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育,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以此规范检验检测操作流程。设立检验检测人员考核评估机制,针对考核未达标的人员,安排离岗培训;若培训后仍不合格,则予以辞退,以此保障检验检测人员队伍的整体高质量水平。

(四)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

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时更新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使其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和整合,消除标准之间的交叉、矛盾现象。积极投身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拟定与修订事宜,加大与国际标准融合的力度,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在国际范畴内的影响力。

五、结论

食品检验检测在保障食品安全中作用关键,能精准识别有害物质,规范行业行为,为监管助力并预防事故。但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有短板,技术水平、机构布局、人员素质、标准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提升检测能力,需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机构布局,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标准体系,以此构建科学高效的检测体系,守护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韩政.基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4,(33):1-3.

[2]王飞.浅谈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管理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4,(33):37-39.

[3]刁海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与优化措施[J].现代食品,2024,30(2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