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管理研究
韩成
321027198912226910
摘要:在我国建设工程市场不断迈向标准化与法治化的进程中,清单计价模式已成为施工合同价款管理的核心手段。本论文通过深入剖析工程量变更、设计变更等关键因素对合同价款调整的作用机制,结合工程结算程序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全过程动态调整 + 数字化结算”的双轮驱动管理模式。通过对 138 个工程案例库数据的分析以及某医院扩建项目的实证研究,表明科学的价款调整机制和规范化结算管理可显著降低合同纠纷风险、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研究成果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风险分摊模型等,建议后续研究关注人工智能在变更预测中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在跨区域结算中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价款动态调整;结算制度优化;风险分摊模型;BIM 技术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结算审核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产值已突破 30 万亿元。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施工合同管理的精细化成为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清单计价模式凭借其“量价分离”的特性,使得工程造价更加透明化,有效提升了建设工程市场的公平性和竞争性。然而,在复杂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清单计价模式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设计变更导致的综合单价争议成为合同纠纷的主要来源之一,占比高达合同纠纷的 42%。当设计发生变更时,原有的综合单价是否适用以及如何调整,往往成为发承包双方争议的焦点。物价波动超调机制失效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平均偏差率达到 18.7%。由于建筑材料、人工等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影响,物价波动频繁,若调价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应对,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此外,结算资料不完整引发的审计风险也不容忽视,占项目延期原因的 35%。结算资料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其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结算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多个工程案例库数据,构建了“全过程动态调整 + 数字化结算”双轮驱动模型,旨在为工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提高施工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清单计价模式下的价款调整机制创新
2.1多维影响因素分析
法定性调整因素
政策法规变化是影响合同价款调整的重要法定因素之一。例如,2023 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修订,对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发承包双方需要根据新的标准对合同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可抗力事件也是法定性调整因素之一,参照 FIDIC 合同条款的不可预见物质条件界定,当工程遇到不可抗力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导致工程延误、费用增加等情况,合同价款应进行合理调整。
契约性调整因素
设计变更分级制度是应对设计变更的有效措施。对于重大变更,由于其对工程的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重新组价,以确保合同价款的合理性。而对于细微变更,采用原清单单价进行结算,可提高结算效率。物价波动调价公式则用于应对物价波动对合同价款的影响。
公式中,L、M、C 分别代表人工、材料、机械价格指数,通过该公式可以根据不同价格指数的变化对合同价款进行动态调整。
2.2动态调整技术路径
BIM 工程量实时核验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 Revit 模型与清单项自动关联,实现了变更工程量 7 日内完成计量复核,误差率≤1.5%。BIM 模型具有可视化、参数化等特点,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的三维结构和各项参数,为工程量的计算和复核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在工程变更发生时,通过对 BIM 模型的实时更新,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变更后的工程量,提高了计量复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
区块链智能合约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为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雄安新区某市政项目中,采用 Hyperledger Fabric 架构实现了变更指令 - 计量支付 - 结算审计的全链条存证。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能够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智能合约则可以自动执行合同条款,实现变更指令的自动确认、计量支付的自动执行以及结算审计的自动完成,提高了结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工程结算管理优化体系构建
3.1四维结算控制模型
制度维度
建立结算争议分级调解机制是解决结算争议的有效途径。借鉴 FIDIC 争端裁决委员会规则,根据争议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将结算争议分为不同级别,并采用相应的调解方式。对于小额、简单的争议,可以通过双方协商、第三方调解等方式解决;对于大额、复杂的争议,则可以提交争端裁决委员会进行裁决。
技术维度
应用 BIM5D 进度 - 成本联动分析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实时监控。广联达 BIM5D 平台将 BIM 模型与进度计划、成本数据相结合,通过动态模拟和分析,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和成本超支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例如,当发现某一施工阶段的进度滞后时,可以通过分析 BIM5D 模型,找出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并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资源配置。
数据维度
构建材料价格大数据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通过接入我的钢铁网 API 接口,实时获取各类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并进行分析和预测。当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范围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调整采购计划、协商调整合同价款等。
人员维度
实施造价工程师 AB 岗复核制度可以提高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执业印章电子签章系统则确保了审核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设置 AB 岗,由两名不同的造价工程师对结算文件进行独立审核,相互监督和制约,避免了单一审核人员可能出现的失误和舞弊行为。
3.2数字化结算流程再造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对接城建档案馆的电子文件归档标准(CJJ/T 158 - 2023),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结算资料的电子化存储和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存储容量大、检索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结算资料纸质存储易丢失、易损坏等问题。同时,通过与城建档案馆的对接,确保了结算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便于后续的审计和查询。
AI 辅助结算审核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识别签证单中的矛盾条款,实现 AI 辅助结算审核。在某 EPC 项目中,AI 辅助结算审核减少了人工审核工时 6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对签证单中的文字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识别,发现其中的矛盾条款和不合理之处,并及时提醒审核人员进行处理。这不仅提高了审核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审核的误差率。
四、实证研究:某医院扩建项目应用
4.1项目概况
某医院扩建项目建筑面积为 12.8 万㎡,合同金额为 9.6 亿元,变更次数为 87 次,其中重大变更 12 次。该项目规模较大,变更频繁,对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2实施效果
从实施效果来看,通过应用本文提出的“全过程动态调整 + 数字化结算”管理模式,该项目的变更处理时效显著缩短,结算争议金额占比大幅降低,竣工结算办理周期明显缩短。这表明该管理模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全过程动态调整 + 数字化结算”管理模式在长三角区域 17 个项目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平均缩短工期 11.6%,降低索赔争议金额 38.4%。这充分证明了该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建议后续研究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在变更预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历史工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变更预测模型,提前预测工程变更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合同价款调整和工程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区块链技术在跨区域结算中的协同机制。随着建筑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跨区域工程越来越多,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区域结算的高效协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合同价款调整与结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工程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未来的研究将不断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胡荣.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的法治化路径研究[J]. 建筑经济, 2023, 44(02):56 - 60.
[2] 罗菲, 等. 基于 BIM 的工程量清单动态管理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 41(01):112 - 118.
[3]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R].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 50500 - 2023)[S]. 2023.
[5] 张红标, 等. 智能合约在工程结算中的应用探索[J]. 工程管理学报, 2022, 36(06):45 - 49.
[6] International Cost Engineering Council. Global Trends in Construction Claims Management[R]. London: ICEC Publications,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