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痛点与治理方案
白永强
甘肃省武都区消防救援大队 746000
引言
电动自行车是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方便、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电动自行车在极大地提升市民出行效率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但随着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也日益暴露,火灾事故频发,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当电池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充电设施和存放环境还没有有效规范时,火灾风险就更难以规避。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之痛及其治理方案已成为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课题在阐述电动自行车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政策与实践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一、电动自行车核心技术与安全隐患
(一)电池系统的特性
电动自行车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它的电池系统,特别是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大而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电源解决方法。但是锂电池充电时很容易由于过度充电,短路或者老化等原因出现热失控,引发火灾事故。电池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原材料选择等方面对于电池安全性影响深远,但目前市场监管体系在电池质量把控方面还不够健全,有些低质电池常常由于成本问题而流入市场,使火灾隐患加大。电池设计缺陷和落后的生产标准使它们在安全性上有明显差别,高发生率电动自行车火灾为其发生提供了可能。
(二)用户使用习惯与安全意识
电动自行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不仅仅是依靠技术上的创新,还跟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用户都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日常行为,比如乱拉线、私改电池、长期高功率充电等等,这都会加大火灾的危险。一些使用者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性产生了错误认识,对电池及充电时可能带来的危险没有充分认识。另外虽然近几年消防安全知识得到了逐步推广,但是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仍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训练,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常常忽略了使用的基本准则,甚至会出现违章停车、充电线随意丢失等一些不安全现象。
(三)监管机制与法规的现状
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机制尚不完全成熟,特别是充电设施管理,有关规定落后于市场需求。现有法规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的要求比较笼统,没有专门的操作标准和管理规定,给实际执法工作带来了实施困难。政府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在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再加上一些地区消防设施及管理体制上的弊端,无法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消防安全风险。另外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火灾案件频繁发生,暴露出现行法规实施效果不佳,亟须从立法与监管实践上加强安全隐患综合监控与及早干预的力度。
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关键薄弱环节
(一)电池质量问题
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不合格品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部分生产不标准的低价电池存在着过热,膨胀和爆炸的危险。劣质电池不但在生产环节没有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而且在使用时还很容易因为过充,短路或者外界物理损伤等外界因素导致火灾发生。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和容错能力都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出现问题后,要控制火势是极其困难的,而且电池中残留有害气体会给人造成很大伤害。一些电池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电池安全性,导致消费者安全风险更高。
(二)充电设施与存放环境问题
充电设施在建设和管理中也存在着许多相同的问题。部分居民区、公共场所充电设备未按消防安全标准设计建设、充电接口未达到规范要求、电线连接疏松、设施严重老化等。这些装置不但有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危险,而且还会因超载而造成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另外电动自行车存放环境一般无特殊管理措施,使用者把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或者狭窄空间里,既会影响消防通道顺畅,又易因为电池温度过高或者存放不合适而导致事故发生。
(三)应急处置与预警机制问题
在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面前,既有应急处置机制及预警系统。目前多数城市消防部门应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都面临扑救困难,处置耗时较长的问题。消防员对于电池火灾专业培训不足,应急反应时不能迅速确定电池火灾特征,导致扑救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没有一套科学的消防预警体系,不能及时给公众提供火灾预警信号,使电动自行车火灾不能在初期就被有效预防,导致更大损失。
三、提升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策略路径
(一)加强电池质量监管与认证
为提高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迫切需要严格监督与认证电池质量,制定更科学、更完善的生产、销售标准。有关部门要求电池生产企业使用与国际接轨的原材料及工艺,对产品安全性进行综合检验。同时要强化市场上不合格电池监管,严厉打击劣质电池非法销售。另外在电池生命周期管理方面,还应该建立相应标准以保证电池在使用时安全。
(二)完善充电设施建设与管理
为切实降低充电设施带来的安全隐患,要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政府要指导或者直接投入资金建设达到消防安全标准的充电站,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定期巡查、维修等工作,保障充电站正常运营。居民小区和公共区域充电设施要有明确管理办法,严禁乱拉电缆和私拉电源。充电设施应当设置自动断电装置,防止过载或者失效而发生火灾。
(三)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与加强消防宣传
就提高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而言,政府及消防部门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以保障火灾事故能被及时有效地处置。一是消防员要经过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专门训练、熟练掌握电池火灾特点和扑救技巧。传统的火灾应急处理方式通常不适合电池火灾,尤其锂电池热失控现象易引起剧烈反应,所以消防员需要知道如何在短期内辨识电动自行车火灾特征,为了防止火灾的进一步扩散,应迅速实施相应的灭火措施,例如使用特殊的灭火设备和技术方法。同时要广泛宣传社会消防安全知识,特别要对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开展系统性消防安全培训。多数使用者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认识不足,误操作常使火灾加重。为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从媒体、社区活动,在线教育等方面加强公众对于电动自行车在充电,储存过程中安全意识的培养的力度。
结论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涉及电池质量,使用者行为,充电设施和消防管理几个层面。只有在源头上把控、强化电池质量监管认证、健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才能切实减少火灾风险、维护公共安全。鉴于消防安全问题日趋严重,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加强管理措施,以确保电动自行车在成为一种便利和环保的出行方式的同时,不会变成潜在的火灾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真,虹安。虹口区:直击民生痛点, 展示高新成果[J]. 上海安全生产,2024(7):16-16.
[2] 周培桂 , 杨勇彪 . 新时期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困境与纾解策略——基于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的调研 [J]. 城市与减灾 , 2023(5):23-27.
[3] 魏渊 . 浅谈修造船厂明火作业风险防范的痛点及对策 [J]. 水上安全 ,2023(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