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立德树人:小学数学班主任的育人路径探索
雷瑜
仙桃市和平学校 4330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持续推进与“双减”政策深入落实,基础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愈发突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强调要达成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数学学科除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外,还具备丰富的德育、劳动教育与美育价值。班主任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力量,其育人策略与方法深刻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及综合素养。然而当下,部分小学数学教育存在重知识成绩、轻能力人格、育人方式单一等状况,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与品格塑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合五育资源、创新班主任工作路径以实现“育分更育人”,成为教育一线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通过理论、案例与实践,探索育人新范式。
一、五育融合与小学数学班主任育人的理论基础
五育融合理念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与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承载着逻辑思维和数理能力的培养,更肩负着促进学生品格塑造、身体健康、审美素养和劳动意识的综合育人职责。班主任作为班级育人体系的核心人物,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还要善于在数学教学、课堂管理和活动组织中,有意识地渗透五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在德育方面,数学班主任可以通过数学家故事、诚信考试、团队合作等环节,将诚信、责任、守纪等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之中。在智育层面,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设计富有挑战性与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在体育与美育方面,班主任可以结合几何图形、数学美术、数学运动会等活动,拓展学生对数学美和身体素质的认知与体验。在劳动教育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测量、统计、手工制作等实践,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真实场景,增强动手能力与劳动意识。通过五育融合,数学班主任能够实现从“教书匠”到“育人者”的转型,不仅促进学生学业成长,更为其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班主任育人工作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尽管五育融合理念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小学数学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实际推进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首先,学科育人与生活育人割裂。部分教师对五育融合的理解流于表面,课堂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忽略了学生情感、品格、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导致数学课堂育人功能弱化。其次,五育内容整合不够深入,部分班主任在课程设计与活动安排时,往往只是机械“拼盘”各类教育元素,缺乏内在逻辑与系统性,导致活动形式多于实效,难以形成育人合力。第三,评价机制滞后,依然以学业成绩为主要标准,对学生身体素质、劳动习惯、审美能力等评价维度关注不足,忽视了学生多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第四,班主任专业成长缺乏系统支持,部分教师对于心理疏导、家庭沟通、课程融合等新型育人能力储备有限,影响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此外,家校社协同存在短板,家庭和社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家长育人理念与学校要求不一致,社会实践机会有限,导致育人生态支撑不够完整。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数学班主任育人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需要在理论创新、路径探索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持续努力。
三、课程融合与活动创新:班主任五育育人的核心路径
在推进五育融合的过程中,课程整合与活动创新是小学数学班主任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首先,班主任应结合数学课程特点,主动挖掘并整合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育人资源,将其有机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数学家故事会”中,让学生感悟数学名人的坚韧精神和科学素养;在班级合作竞赛、问题解决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竞争、尊重等团队精神。在体育与美育结合方面,可以通过组织“数学运动会”“几何美学绘画”等项目,使学生在运动与艺术体验中提升数理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劳动教育则可结合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如测量家居空间、制作统计图表、参与家庭采购预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价值,提升实际动手与问题解决能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善于运用信息化、项目化、体验式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打造课堂与活动相结合的育人新场景。通过活动课程设计,不仅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力。最终,五育内容的深度融合与活动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度、获得感和归属感,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成长提供持续动力。
四、个性化关怀与家校社协同:班主任育人的深化路径
在五育融合育人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集体育人,更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班主任应通过日常观察、心理疏导、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成长困惑及其家庭环境,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成长和学习方案,尊重并激发每个学生的独特潜能。对于学习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应给予更多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与此同时,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提升育人效能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宣传五育融合理念,分享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通过组织家庭数学实践、亲子劳动体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形成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拓展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科学探究、艺术展演等社会实践,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个性化关怀与家校社协同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更为其综合素养与幸福人生的持续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五、结语
五育融合、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小学数学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方向与使命。班主任应以课程融合、活动创新、个性关怀和家校社协同为着力点,推动德智体美劳在数学教育中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班主任专业培训,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深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探索五育融合新范式。只有不断创新育人路径,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助力每一个孩子健康、幸福、有尊严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文文.小学班主任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C]//河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交流会论文集.东阿县姚寨镇中心小学;,2025:380-381.
[2]张亚男,燕凌钰.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研究[J].教育,2024,(15):44-46.
[3]林旭.德育在小学数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策略[J].教育家,2023,(0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