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页岩气开采中反排药剂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剖析与解决策略

作者

柳茂 王玉梅 黄英

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四川泸州 646000; 华油公司自贡西部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自贡 643000

1.原因分析

1.1 药剂自身特性

化学不相容性:不同类型的药剂之间可能存在化学不相容性。例如,缓蚀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杀菌剂或起泡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或粘性胶体。这些物质在反排过程中容易附着在设备和管线内壁,逐渐积累导致堵塞。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足:在页岩气开采的高温、高压井下环境以及复杂的化学环境中,部分药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欠佳。缓蚀剂可能会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产生沉淀或粘性物质;消泡剂在高温下可能失去活性,无法有效消泡,反而导致泡沫在设备中积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1.2 开采工艺因素

注入量和注入方式不合理:药剂的注入量如果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发问题。注入量过多,反排时携带的药剂浓度过高,增加了堵塞和设备故障的风险;注入量过少,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防腐、杀菌等效果。同时,不合理的注入方式,如一次性集中注入而非均匀分散注入,也会导致药剂在井内分布不均,部分区域药剂浓度过高,容易引发化学反应和沉淀。

排采速度控制不当:排采速度过快,会使反排液中的药剂来不及充分稀释和分散,以较高浓度进入设备和管线,加剧对设备的损害和堵塞风险。相反,排采速度过慢,可能导致井底积液,微生物滋生,需要更多的杀菌剂等药剂,同样增加了后续问题的复杂性。

1.3 设备和管线因素

材质兼容性问题:设备和管线的材质如果与反排药剂不兼容,可能会发生腐蚀或化学反应。一些金属材质的设备在接触到含有特定化学成分的缓蚀剂或杀菌剂后,可能会发生腐蚀,产生的腐蚀产物与药剂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形成堵塞物。

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部分调压设备和管线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容易导致药剂和杂质的积聚。如管道的弯头、变径处以及调压设备中的节流部位,流体流速和压力变化较大,药剂和固体颗粒容易在此处沉积,长期积累就会造成设备堵塞和调压失灵。

1.4 缺乏有效的过滤和分离措施

在页岩气开采流程中,如果没有设置合理且有效的过滤和分离设备,反排液中的固体颗粒、药剂反应产物以及微生物等杂质就无法被及时去除,直接进入设备和管线,加速了设备的堵塞和损坏。一些简单的滤网无法过滤掉微小的颗粒和胶体物质,而高效的过滤和分离设备缺失,使得这些杂质在系统中循环,不断积累并引发问题。

2.解决方法

2.1 优化药剂选型和配方

开展兼容性实验:在选用药剂之前,进行全面的药剂兼容性实验。将不同类型的缓蚀剂、杀菌剂、起泡剂和消泡剂进行两两组合或多种组合实验,观察是否有沉淀、浑浊、变色等化学反应现象发生。通过实验筛选出化学相容性良好的药剂组合,避免因药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导致设备故障。

研发高性能、稳定的药剂:加大对药剂研发的投入,开发具有更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药剂。采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和材料,使缓蚀剂在高温高压下能保持稳定的缓蚀性能,消泡剂在复杂环境中仍能有效发挥消泡作用。同时,优化药剂配方,降低药剂中可能导致堵塞和设备损害的成分含量。

2.2 改进开采工艺

精准控制药剂注入量和注入方式:根据页岩气井的具体情况,如井深、地层压力、产气量、产水量等参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参考类似井的经验数据,精确计算出每种药剂的最佳注入量。采用连续、均匀的注入方式,利用计量泵等设备将药剂缓慢、稳定地注入井内,确保药剂在井内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优化排采速度: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实时监测井底压力、液位、产气产水量等参数,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排采速度。在开采初期,适当控制排采速度,避免过快排采导致反排液中药剂浓度过高;随着开采的进行,根据井底积液和药剂浓度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排采速度,确保反排液中的药剂能够被充分稀释和带出,同时又不影响开采效率。

2.3 升级设备和优化管线设计

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管线材质:根据反排药剂的化学成分和性质,选择与之兼容性良好的设备和管线材质。对于容易受到腐蚀的部位,可采用耐腐蚀合金材料或在普通金属表面涂覆防腐涂层。在选择调压设备时,考虑其对反排药剂的耐受性,选用不易被药剂侵蚀和堵塞的结构和材质。

优化设备和管线结构:对调压设备和管线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容易积聚药剂和杂质的部位。在管道设计中,尽量减少弯头和变径的数量,采用大曲率半径的弯头,降低流体在管道内的阻力和紊流程度,减少药剂和颗粒的沉积。对于调压设备,改进节流装置的结构,使其不易被堵塞,同时便于清洗和维护。

2.4 完善过滤和分离系统

安装多级过滤设备:在页岩气开采流程中,安装多级过滤设备,形成完善的过滤体系。在井口设置粗滤网,过滤掉较大的固体颗粒;在设备入口前,安装精细过滤器,过滤掉微小的颗粒和胶体物质。根据反排液中杂质的性质和粒径分布,选择合适的过滤精度和过滤材料,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和更换滤芯,确保其过滤效果。

采用高效分离技术:除了过滤设备,引入高效的分离技术,如气液分离器、油水分离器、固液分离器等,将反排液中的气体、液体和固体杂质进行有效分离。对于含有药剂的反排液,通过分离技术将药剂与其他杂质分离,降低进入设备和管线的药剂浓度和杂质含量,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2.5 加强生产监测与维护管理

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自动化仪表等设备,建立页岩气开采过程的实时监测系统。对设备和管线内的压力、流量、温度、药剂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旦检测到压力异常升高、流量下降等可能与设备堵塞或调压失灵相关的信号,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定期维护与保养:制定严格的设备和管线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调压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清洗和维护。及时清理设备和管线内积聚的药剂、杂质和腐蚀产物,对损坏的部件进行及时更换。同时,对过滤和分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有效发挥过滤和分离作用。

3.结论

页岩气开采中反排药剂导致调压设备失灵和设备堵塞的问题,是由药剂自身特性、开采工艺、设备和管线因素以及缺乏有效过滤分离措施等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通过优化药剂选型和配方、改进开采工艺、升级设备和优化管线设计、完善过滤和分离系统以及加强生产监测与维护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保障页岩气开采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页岩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页岩气开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完善开采工艺与管理措施,以应对页岩气开采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