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在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王红丽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多模态教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为课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图像、音频、动画、肢体语言等多种模态的融合,不仅增强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也更贴近真实交流场景。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科学运用多模态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多模态教学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与应用价值
多模态教学是一种以多种感官通道为依托,融合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信息形式的综合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过程中多种模态的协调互动。其理论基础源于多模态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取不仅依赖语言符号,更依赖图像、声音、动作等非语言资源的协同传递。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感知力强,多模态输入更能契合其认知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语言的真实理解与有效输出。
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单一的语言输入常常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在低年级阶段,学生词汇量有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局限。多模态教学通过整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实物及肢体动作等多种教学资源,构建了丰富生动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具体、形象、可感的环境中感知与运用英语。例如,通过动画展示英语对话场景,结合教师的语音示范和适当的手势引导,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感知能力和语境理解能力,为听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多模态教学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语言输入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还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联结记忆,加深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并能在模拟或真实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同时,该教学方式也有助于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增强其语言表达的自信心与主动性。因此,多模态教学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多模态教学提升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路径
在多模态教学背景下,提升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的多元化和情境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激活,通过视频、图片、音频及教师肢体语言的组合输入,为学生营造真实且生动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授日常对话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动画短片,配合实物演示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语言、理解语义,从而更自然地进行模仿与表达。
教学策略的实施需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其在多模态资源支持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对话练习、情景剧表演、师生/生生互动问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反复练习听与说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特点,适当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调整表达方式,提升口语流利度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同时,多模态教学也应注重差异化策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的支持资源,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身节奏和风格的路径中成长。
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多模态教学策略的重要支撑。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室、学习软件、录音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听力训练和口语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听说薄弱点并及时改进。同时,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但可达成的任务目标,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教学不仅要关注听说能力的技巧训练,更应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其在多模态的教学环境中实现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同步发展,从而有效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多模态教学实践成效与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融合探索
多模态教学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图像、视频、音频、动作等多种模态资源的有机整合,学生在真实、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输入,听说能力的培养过程更加高效。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明显增强,积极参与听说活动的意愿提升,尤其是在语音识别、语调模仿和语境理解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感知力和运用能力,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有趣。
多模态教学不仅改变了以往单向输入、机械操练的教学方式,还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在任务型教学、情境对话、角色表演等环节中,学生能够借助多模态资源展开表达,不再拘泥于课本内容,而是根据多感官的刺激进行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输出。这种融合实践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使学生在自然交流中积累语用经验,逐渐形成良好的语音习惯与语感,增强表达的连贯性与自信心。
融合探索还表现在对教学评价方式的调整。多模态教学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测验转向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更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动态过程。借助录音、录像、课堂观察等形式,教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听说能力的变化轨迹,并给予个性化反馈和指导。这种实践成果表明,多模态教学与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之间实现了有效融合,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思路。
结语:
多模态教学以其多元、灵活、生动的特点,为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范式与广阔空间。通过多感官参与、多形式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语言输入手段,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达欲望,显著提升了其听说能力的实际运用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多模态教学有效推动了课堂互动与教学效果的优化,实现了从“教会”到“会用”的转变。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资源整合与评价机制的完善,不断深化多模态教学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颜晓芳.多模态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探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4(03):60-63.
[2]郑洁琼.主题引领下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实践[J].学园,2024,17(18):41-43.
[3]陈卫丹.小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阅读,2024(0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