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丘里湿化吸氧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

作者

麦尔哈巴·努尔麦麦提 王春秋 陈正东

陆军第九四七医院 邮编:84420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程缓慢进展,但急性加重期可导致呼吸功能急剧下降、缺氧加 性 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及活动耐量下降,传统药物治疗及低 。文丘里湿化吸氧可提供稳定氧流并改善气道湿度,结合呼吸训练能 呼 肌力量、改善 气,从而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血气指标。本文旨在探讨文丘里湿化吸氧联合呼吸训练对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文丘里湿化吸氧在COPD 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及机制

1.1 文丘里湿化吸氧原理

文丘里湿化吸氧是一种利用文丘里效应将氧气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加湿装置输送给患者的方法。该技术能够提供恒定、可控的氧气浓度,同时通过雾化湿化增加气道水分含量,减少黏液粘稠度,改善气道阻力。文丘里湿化吸氧相比传统低流量氧疗,可避免高流量氧气导致的二氧化碳潴留,保证氧合同时维持患者呼吸驱动,从而适用于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氧疗需求。临床应用中,通过选择不同文丘里喷嘴及氧气流量,可根据患者血气情况灵活调节吸入氧浓度,确保个体化治疗目标的实现。

1.2 临床作用与优势

文丘里湿化吸氧在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主要作用包括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及降低呼吸功负荷。湿化功能可有效减少气道干燥和痰液粘稠度,改善痰液排出能力,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与常规氧疗相比,文丘里湿化吸氧能够更好地维持气道湿度和氧合平衡,同时减少高流量氧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体现了其安全性与疗效优势。

二、呼吸训练在COPD 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与机制

2.1 呼吸训练类型及方法

呼吸训练主要包括腹式呼吸训练、胸式呼吸训练及呼吸肌力量训练等。腹式呼吸训练通过增加膈肌参与呼吸,改善肺泡通气效率,降低呼吸频率,提高吸气深度,同时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训练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将一手置于腹部,通过观察手部起伏感知膈肌运动,指导患者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回落,从而强化膈肌的主动收缩与放松能力。胸式呼吸训练则增强胸壁肌肉协调性,改善肺顺应性,有助于提升肺泡张开度与肺通气分布均匀性。此训练侧重肋间肌参与,患者需控制吸气时胸廓扩张而非腹部隆起,适用于肺部顺应性较差者。呼吸肌力量训练通常借助呼吸阻力装置进行渐进负荷训练,通过调节吸气或呼气阻力强度,提高呼吸肌耐力和收缩力,从而增强呼吸功能。训练过程中,通常结合呼吸节律控制和渐进负荷原则,确保患者在安全范围内获得最大训练效果,并避免过度疲劳或低氧状态的风险。

2.2 呼吸训练的生理效应

呼吸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肺泡通气与换气功能, 减少呼吸功的消耗 肌及辅助呼吸肌的耐力和协调性。训练通过调节呼吸节律及深度, 患者在静息或轻度活动时的氧合状况得到改善。尤其在慢性阻塞性 内痰液排出,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感染和急性加重的风险。长期 能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等,对患者的日 明显提升,从而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2.3 呼吸训练在联合干预中的作用

将呼吸训练与文丘里湿化吸氧联合应用,可实现氧疗 功能性训练的协同作用,优化治疗方案。氧气供应可迅速提高血氧水平,改善呼吸肌氧合状 成深度吸气、呼气控制及耐力训练,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同时,呼吸 低对高浓度氧气的依赖,避免长期高流量氧疗可能引起的氧中毒 吸功能、提高氧合状态、缓解症状及增强机体应对能力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比单 次的治疗需求,临床效果显著增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综合干预策略。

三、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

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聚焦于文丘里湿化吸氧联合呼吸训练对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令人欣喜。当患者接受这一联合干预后,身体各项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这意味着患者体内的氧气供应更为充足;二氧化碳潴留程度减轻,有效缓解了身体的缺氧状态。同时,呼吸困难评分下降,患者呼吸更顺畅,生活质量评估分值也随之提升,日常活动能力得到增强。不仅如此,联合干预还带来了显著的临床效益,能够缩短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时间,降低机械通气使用率,减少再入院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研究进一步表明,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与客观血气指标的提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这一发现充分证明了文丘里湿化吸氧联合呼吸训练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氧合状态方面,具有切实有效且可靠的作用,为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优质选择。

四、联合干预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气指标 体化调节文丘里湿化吸氧流量及吸入浓度,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呼吸训 避免疲劳或过度用力引起呼吸困难加重。联合干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 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和痰液管理,确保干预安全与有效。医疗人员需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并结合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

本文综述了文丘里湿化吸氧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研究表明,联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增强呼吸肌功能,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联合干预方法结合氧疗和功能性训练的优势,实现了氧合和呼吸功能的协同改善,对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急性加重频率具有积极作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病程阶段和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干预方案,结合智能化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联合干预的个体化和精细化管理,从而为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4[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4,23(12):881-922.

[2] 孙甜甜,吕梦莹,张晓慧.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早期肺康复护理对AECOPD合并RF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23):134-136.

[3] 郑旭娟.基础护理学技能[M].西北大学出版社:202411:257.

[4] 华辉,王进静,夏彩霞.专职护理小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BiPAP 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4,40(10):78-81+96.

[5] 黄斌,李丽英,廖艺,等.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24,64(2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