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小地图的小班幼儿表征能力发展支持策略研究
钱珂艾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思维小地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有助于幼儿理清思路、表达想法,提升其表征能力,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表征能力尚不成熟,亟需有效支持,通过引入思维小地图可激发幼儿表达兴趣,促进其认知与语言协调发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班幼儿表征能力发展的概述
小班幼儿的表征能力是其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通过语言、动作、图画、符号等形式表达对外界事物的理解,此阶段幼儿处于感知运动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思维具体形象,依赖直观经验,表征形式较为初级,尽管他们的表达还不够系统和准确,但已展现出通过模仿、游戏、绘画等方式进行初步表征的倾向,而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引导,其会逐渐能够将内在思维用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其语言发展、思维逻辑及社会交往能力,因此科学地认识和支持小班幼儿表征能力的发展对其整体认知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1]。
二、基于思维小地图的小班幼儿表征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维小地图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思维可视化工具,能够有效激发小班幼儿的表达兴趣与认知潜能对于表征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小班幼儿而言,传统的语言或动作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局限,而思维小地图通过关键词、图像、符号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思维具象化,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元的表达通道,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还促进了语言与图像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清晰地组织思维与表达观点,从而推动表征能力的发展[2]。此外,基于思维小地图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幼儿思维发展状况,实现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构建思维小地图可以观察到其认知水平和理解深度,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反馈,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增强逻辑性与创造性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因此将思维小地图融入小班幼儿的表征能力培养不仅提升了教学有效性,也为幼儿未来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基于思维小地图的小班幼儿表征能力发展支持策略
(一)创设图示环境
“创设图示环境”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一种有效支持策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建构知识实现认知发展,而思维小地图恰恰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结构化的知识表达平台,有助于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对知识的主动理解与重组,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因此需要通过图像、颜色、线条等直观方式辅助思维加工,图示环境通过在教室布置、活动材料准备、学习工具提供等方面营造丰富的视觉刺激,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还能促使他们自发运用图示进行表征,例如在墙面张贴思维小地图模板、分类图、符号指引等视觉资源,有助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模仿、借助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表征方式,这种环境的创设能够有效降低认知负担,增强幼儿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推动其表征能力在具体操作中不断发展。在“春天的变化”主题活动中,教师围绕“春天来了”创设了富有图示特色的学习环境,在活动前教师在教室一角布置了春天主题墙,上面张贴了以思维小地图形式展示的关键词,如“花开了”“小草绿了”“天气变暖”“小动物活动”等,并配有相应的图画或照片作为视觉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尝试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变化,再将这些描述通过绘图或贴图的方式添加到主题墙上的思维小地图中,孩子们纷纷参与,将看到的小花、小虫等以图画形式记录,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附上简单文字,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在具体、可感知的情境中通过模仿和实践逐步学会了如何使用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图示环境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资源,也通过结构化的视觉支持,引导其思维逐步清晰,有效促进了表征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关键词提取
引导幼儿提取关键词是发展其表征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在运用思维小地图时更为关键,关键词作为信息的核心概括,有助于幼儿在整理和表达思维时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幼儿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会经历注意、编码和提取等阶段,而关键词的提取恰好是将复杂信息进行简化与分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幼儿而言由于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他们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复杂信息,教师通过引导他们从语言描述、图片观察或生活经验中提取关键词,这不仅帮助他们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也促进了词汇积累与思维聚焦,在思维小地图的构建过程中这些关键词可以作为分支节点,成为幼儿组织图示、表达认知的核心要素,有效推动其由具体经验向抽象表征的过渡。以“我爱我的家”这一生活主题为例,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围绕“家”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思维小地图构建,在活动初期教师先通过谈话方式启发幼儿描述自己家的样子,包括家庭成员、常见物品、活动场景等,在孩子自由表达后教师引导他们从所说内容中提炼出关键词,如“爸爸”“妈妈”“客厅”“做饭”“玩耍”等,并将这些词汇逐步整理到黑板上的思维小地图中,在后续活动中幼儿根据这些关键词画出相应图像,并尝试用简单语言表达各部分的联系,如“妈妈在厨房做饭”或“我在客厅玩玩具”,通过关键词提取的引导使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将零散的生活经验结构化表达,也增强了对“家”的概念理解和情感认同,因此关键词的提取为幼儿建立语言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桥梁,是促进其表征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四、结语
思维小地图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工具,在支持小班幼儿表征能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创设图示环境、引导关键词提取等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促进其思维结构的建构与语言表达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幼儿发展特点,科学设计活动情境,灵活运用思维小地图,帮助幼儿在真实、有趣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表征能力,为其后续认知与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佳怡.基于幼儿表征能力培养的支持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3(11):52-53.
[2] 张迎春,李娟,沈童,等.运用多元表征教学策略促进大班幼儿模式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1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