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射击气步枪训练要点与实践探索

作者

张雪辉 瞿子轩

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 226001

气步枪是射击运动中的重要装备,精度比较高、射程比较远,且稳定性比较好,在射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射击运动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逐渐激烈,国家对射击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与心理素质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而强化射击气步枪的训练,不但可以提升运动员的个人技能水平,也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射击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所以,在实际对射击运动员进行气步枪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需要注重采取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科学指导,推动我国射击运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射击气步枪训练要点

(一)稳定性训练

新时期射击气步枪训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射击运动员的稳定性训练。具体而言,运动员需要保证据枪更加稳定,通过进行长时间的端枪训练,在掌握正确姿势的基础上,对呼吸频率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呼吸与据枪动作相协调。在实际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应注重强化重心的控制,紧绷大腿肌肉,调整呼吸使重心下沉[1]。此时,可以通过单腿站立、平衡板等辅助工具进行练习,从而减少身体晃动,进一步提高射击时的平稳性。

(二)技术动作训练

精确性与协调性属于射击气步枪训练的技术动作核心,要求运动员在预备、据枪、瞄准及击发各阶段,都需要保证身体更加稳定,且心态更加平和。所以,在实际进行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需要强化对相关技术规范的讲解,使得运动员可以对相应的动作要领加以掌握。并且,运动员也需要注重日常反复练习,对击发的节奏与力度加以熟悉,防止存在猛扣扳机的情况,保证每一次的击发都更加精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强化空枪预习与散布套环训练。空枪预习可以帮助运动员对射击的流程加以熟悉,进一步增强肌肉记忆。而散布套环训练则可以通过对相应的目标与距离进行调整,对运动员的射击精度加以检验,使其进行针对性改进。

(三)战术心理训练

新时期射击气步枪训练,需要运动员对比赛的规则、场地的特点以及自身技术优势和不足加以明确,以此保证在比赛中对自身呼吸节奏与动作频率进行有效调整。教练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实战演练,使得运动员可以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对比赛的流程加以掌握,进一步提高应变能力[2]。并且,运动员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抗压能力与心理稳定性。在压力下,应注重保持冷静。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途径,建立自信。教练员可以积极与运动员进行沟通,对其心理状态加以了解,以此优化射击运动员的比赛表现。

二、新时期射击气步枪训练实践策略

(一)制定科学训练规划

新时期,要想有效实现射击气步枪训练,教练员应注重对更加科学的训练规划加以制定。通过综合考虑体能、技能、战术训练中的比重,以此使得运动员可以在不同方面实现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后续的针对性训练提供基础保障[3]。如,在实际训练时,教练员可以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体能评估,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指标,以此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在技能训练方面,可以采用分阶段教学的方式,从基础姿势调整到高级射击技巧,逐步提升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在体能训练方面,以力量训练为例,对于上肢力量较弱的运动员,教练会安排使用哑铃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从较轻重量开始,先进行2 公斤哑铃的弯举练习,每组15 次,共3 组,随着运动员适应程度逐渐增加重量至4 公斤。而在战术训练方面,可以通过模拟不同比赛场景,如风速变化、光线干扰等,让运动员在实战环境中学会调整呼吸节奏、把握射击时机,从而帮助运动员逐渐适应并掌握在复杂环境下射击的技巧。

(二)加入模拟比赛场景

在实际进行射击气步枪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通常会面临无即时反馈的焦虑,而模拟比赛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心理预期。所以,运动员可以在组织训练活动时,通过加入模拟比赛场景,进一步减少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紧张情绪,进一步提高临场发挥水平。如,在实际训练时,教练可以精心布置模拟比赛场地,完全按照正式比赛的规格和流程进行。通过设置与真实比赛相似的靶位和距离,确保环境的一致性。而后,模拟比赛中的时间限制,要求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射击准备和射击动作,以培养其时间管理能力。在模拟过程中,教练可以故意制造干扰因素,包括突然的噪声或光线变化,以考验运动员的专注力和应对能力。同时,教练需要在一旁密切观察运动员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运动员调整心态并改进射击技巧,从而在模拟比赛中逐渐适应并提升竞技水平。

(三)巧用先进训练设备

在射击气步枪训练中,激光测试仪等科技设备的运用,可以对运动员的射击动作与结果数据进行精准捕捉,以此使得教练和运动员对技术短板加以明确,以此调整训练的计划。依托数据分析,便可以对运动员射击的稳定性、节奏把控以及瞄准精确度进行评估,以此使得训练计划更加科学以及精准[4]。如,在实际训练时,教练可以引入激光测试仪,让运动员进行常规的射击训练。在运动员射击过程中,激光测试仪会迅速捕捉每一次射击的弹着点位置、射击时的身体姿态数据以及射击间隔时间等信息。训练结束后,将详细的数据汇总并分析。若发现某位运动员在连续射击时,从瞄准到击发的间隔时间忽长忽短,节奏把控不稳定。此时,就可以为运动员制定专门的节奏训练计划,让运动员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次数的射击,并利用激光测试仪实时反馈每次射击的节奏数据。经过多次的针对性训练,帮助运动员逐渐掌握稳定的射击节奏,提升射击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射击气步枪训练的要点涵盖稳定性、技术动作及战术心理三大方面,每一环节都紧密关联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通过科学规划训练内容,融入模拟实战场景,并利用先进设备进行数据分析,能够为运动员打造更为系统、高效的训练环境。不仅有助于运动员个人技能的精进,更是推动我国射击运动整体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冯洋.气步枪射击防护服性能优化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J].服装设计师,2024,(05):120-123.

[2]强丽英,李健,焦明月.男子青少年十米气步枪运动员射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01):66-69.

[3]姚云骢.论高校 10 米气步枪射击运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风尚,2021,(06):64-65.

[4]郎殿栋,周爱国.我国优秀气步枪运动员射击成绩的技术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1,37(02):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