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与实践
华叶
安徽省潜山中学 246300
绿色化学的核心宗旨是借助化学产品与生产工艺的科学设计,减少或杜绝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的使用与产生,进而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还能培育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对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
在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学相关内容是一项核心任务,而开展这项任务的首要步骤便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其内容的全面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所以,我们需要对现有的高中化学教材进行深入分析,补充添加涉及绿色化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教学章节。
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繁杂且系统,各个知识主题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以氧化还原反应章节为例,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选择恰当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从而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比如,在金属冶炼的工业过程中,传统工艺所使用的氧化剂往往会排放有害气体,而绿色化学理念则倡导采用更环保的氧化技术,如电化学氧化法,这种方法不仅能高效实现金属的提取,还能大幅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再以“离子反应”的教学为例,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在该部分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元素时,可从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场景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离子反应的原理实现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例如,在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中,常常含有各类重金属离子,这些离子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依据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选择合适的沉淀剂或络合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离子反应的条件,提升反应的选择性与效率,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和废弃物的产生量。
二、实验设计的优化改良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范畴内,开展绿色化学实践是培育学生环保认知与实践本领的关键途径,而实验设计的优化改良则是该实践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能让学生直观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验设计环节着手,优先选用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项目,避开使用有毒有害试剂以及会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实验方案。
以“实验活动 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这是高中化学中的基础实验,但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往往存在试剂用量偏大、操作流程不够规范等问题。在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后,我们可对该实验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在试剂用量选择上,可依据实验的实际需求,精准计算所需溶质与溶剂的用量,避免出现过多试剂剩余的情况。比如,以往可能需要配制较大体积的溶液,如今可根据实验的具体目的,适当缩减溶液体积,进而减少溶质与溶剂的使用量。其次,在实验仪器挑选方面,可采用小型容量瓶、小型烧杯等仪器,这类仪器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能降低试剂残留量与浪费现象。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循实验步骤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试剂损耗与实验误差。例如,溶解溶质时,采用恰当的搅拌方式,促使溶质快速且均匀地溶解,缩短溶解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三、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化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所在,通过深入讲解这些案例的背景信息、研究流程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绿色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绿色化学案例涉及多个领域,像无毒农药的研制、可降解塑料的制造、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些案例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关注。
以“金属材料”教学内容为例,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传统的金属冶炼与加工流程常常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在案例教学中,可引入绿色化学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应用案例。例如,在金属冶炼方面,传统冶炼方法(如火法冶炼)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渣与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冶炼方法则采用了更环保的技术,如湿法冶炼、电化学冶炼等。以铜的冶炼为例,传统火法冶炼需将铜矿石在高温环境下与焦炭等还原剂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而湿法冶炼是通过浸出铜矿石,使铜以离子形态进入溶液,再借助电解等方式将铜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还能提高铜的回收利用率。在金属加工方面,绿色化学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传统电镀工艺会使用含有铬、镍等重金属的电镀液,这些电镀液会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而绿色化学理念倡导采用无铬、无镍的电镀工艺,或运用喷涂、镀膜等物理方法进行金属表面处理,以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这些案例,学生能深刻认识到绿色化学在金属材料领域的重要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改进工艺与技术实现金属材料的绿色生产与应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能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通过落实上述策略,可有效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教师尝试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斌.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探讨[J].新课程.2023,(5).
[2] 陈涛.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 学周刊.202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