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张文彬

宁德市蕉城区第二实验学校 352105

与传统教学相比,微课通过控制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深度,使教师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课程节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利用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够通过连贯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复杂的化学理论变得清晰易懂。此外,微课便于集成动画、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资源的优点,帮助教师生动地展示化学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一、导入环节:利用微课设计学习任务

导入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为后续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在实施微课教学时,借助微课导入新课并设计学习任务,是发挥微课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现化学知识的实际用途,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价值。也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提供化学资料,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利用微课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微课导入的内容所吸引,进而沉浸在学习中,为后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保障。

二、教学环节:利用微课营造互动氛围

微课不仅可以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在教学环节中,凭借丰富的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微课视频为素材,向学生展示教学重难点的同时,适时提出互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发表个性化意见的同时,也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交流环节:利用微课讨论、分享知识

除了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微课视频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引出讨论问题,并借助微课的在线讨论板块,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和回答。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可以实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这种方式能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进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以“燃料的燃烧”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后,可借助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展开多维度交流,以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呈现一些常见的灭火和防火措施,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者放入较多的蔬菜;(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3)油罐着火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扑灭;(4)森林着火可以设置防火隔离带。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在线讨论板块,对上述现象中蕴含的原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回复他人留言,展开线上讨论。如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后,提出疑问:“油罐着火能否用水喷淋,让油罐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其他同学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梳理双方的观点,并提出正确的意见,为学生解惑。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资料,让学生在线观看并明确自身观念的不足之处,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实验环节: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探索新课标强调,能进行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任务,这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见,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化学本质、发展科学探究素养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教师能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实验探究环境,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各种实验思路。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错误的实验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动手实验能力。

五、拓展教学:利用微课延伸教学范围

微课的应用与实践还能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延伸化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引出拓展问题,设计拓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解决问题。

以“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拓展教学,并以该活动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思考与讨论”部分的知识点,以“垃圾回收与分类的价值”为讨论主题,开展小组辩论活动。活动开展前,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展示部分回收利用材料的价值,以及垃圾分类和回收相关知识,包括当前常用的垃圾分类标准、注意事项等,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让其意识到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价值。活动开展中,辩论双方根据自己的论点展开论述,并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支持自己的论点。比如,正方认为垃圾分类可以保护环境,降低有害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金属、纸张等垃圾回收再利用还可以降低新资源的开采速度;反方认为受技术限制和成本的影响,垃圾回收和分类的价值有限,如当前垃圾分类和回收技术尚不完善,存在分类不准确、回收效率低等问题,且垃圾分类和回收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附加成本较高。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价值和影响有更全面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包括新闻报道、法律条文等,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资料,进一步完善认知。

六、习题训练:利用微课构建多元训练环境

习题训练活动的开展,能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锻炼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些年来,中考化学出题趋势发生变化,开始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应在习题训练中应用微课,为学生营造更多元化的训练环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同时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结语

通过深入探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对提升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学习动力起到的积极作用。微课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然而,教师也应意识到,微课并非万能钥匙,其应用须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周才萍.微课教学法提升初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24):67-69.

[2]陆丹红.基于微课教学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