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强夯置换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作者

赵棣雯

河南璟信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地天一(河南)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越来越大。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软土路基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基类型之一,由于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等特点,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很容易导致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变形等问题。因此,做好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强夯置换技术施工简便,设备简单,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处理,具有显著的施工效果。

一、软土路基的危害

软土路基是指由软土或软土与其他土类共同组成的,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较大变形的路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软基的存在往往会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如增加路堤的沉降、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等。因此,软基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路基沉降。由于软土的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和强度低等特点,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软土路基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进而影响高速公路的平整度,甚至会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安全性。

2、路基变形。软土路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产生剪切破坏和侧向挤出等变形现象,将会影响高速公路的稳定性,且对路面的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3、路基失稳。在极端条件下,软土路基可能会发生整体失稳或滑移等破坏现象,从而威胁威胁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

4、排水不畅。由于软土的透水性差,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软土路基很可能会出现积水或渗流情况,不利于路基稳定。

5、延长工期。相比一般路基施工,由于软土路基需进行特殊处理,将加大施工难度,甚至会出现突发情况,进而造成工期的延长和工程成本的增加。

二、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较厚杂填土,且极为松散,将大大加大施工难度。本路段软土路基段起讫桩号为 K53+495~K55+500 段,经钻探结果可知,地下水位为 0.60~0.80m ,因本路段自然地面以下存在大量饱和粉质粘土、粉土,具有较大含水量、孔隙比等。为提升路基承载力,经决定采用块石强夯置换加固法进行处理。

三、强夯置换的工作机理

强夯置换法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高能量冲击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强夯过程中,重锤在自由落体运动下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作用于软基土,将产生强烈的压缩效应和冲击波。这种压缩效应能够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改善其物理力学特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同时,冲击波在土壤中的传播会引起土壤的振动和液化现象,使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形成更加紧密的土体结构。此外,强夯过程中还会产生剪切波和挤压效应,这些效应能够破坏土壤中的软弱结构面,使土壤颗粒重新组合,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在强夯置换过程中,置换是指通过强夯作用将软弱土层置换为更加坚实的土层。在强夯过程中,随着软土被压实,部分软土会被挤出,形成夯坑。然后,在夯坑中回填优质石料或砂土等坚实材料,形成置换体。这样,原来软弱的土层就被置换为了更加坚实的土层,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四、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结合工程实际,最终决定采用块石强夯置换法进行施工。整体加固设计方案如下:

1、原路基处先将 1m 厚软土层挖除,换填同样厚度的块石层进行强夯置换处理。将路基坡脚外3m 设为处理范围,随后按照天然砂砾(0.3m 厚)+土工格栅(一层) + 天然砂砾( :0.7m )的顺序进行铺筑,并一层一层碾压,最后进行路堤填筑。

2、强夯时,采用圆柱形夯锤,自重为15t,要求其各项参数均符合施工规定。

3、夯击可分 3 遍完成,前 2 遍均为点夯,采用 1500KN·m 夯击能。第 3遍为满夯,按照1/3 夯锤底面积进行相互搭接,800KN·m 为单击夯击能,每个夯点,夯击次数为5 击。

4、当最后两击夯沉量在 50mm 以下时,可确定夯点夯击次数,且控制在 8击以上。

5、根据设计要求, 5m 为加固深度,按 2m 为块石墩直径,则0.126 为复合地基置换率,要求在 2m 以内控制块石墩长度。

6、按照规定,需在 600mm 以内控制块石料最大粒径,且粒径在 300~600mm 的块石含量需控制在 50% 以上。

五、强夯置换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

在强夯置换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杂物、垃圾等,确保场地平整。根据设计要求,对场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夯点的位置和间距。施工前,还要准备好强夯置换所需的材料,如碎石、砂等,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机械就位

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的强夯机械,并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将强夯机械放置在指定位置,调整机械的高度、角度等参数,确保机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夯击施工

根据测量放样的结果,确定每个夯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的夯锤,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操作强夯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对地面进行夯击。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夯击的次数、能量等参数。根据要求本次强夯换填材料为块石,那么在夯击施工中,即可同时进行填筑于夯击施工,保持一致。随后将填料填筑到夯坑内,保证填筑高度满足设计要求。夯击次数可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为前2 遍均为点夯,后1 遍为满夯,根据要求,夯击数在8 击以上即可,结合具体情况,决定以15 击为准,最后2 击时,若夯沉量在 50mm 以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暂停施工。

4、满夯施工

在每个夯点完成夯击后,进行满夯施工,对整个场地进行夯实。可以按800KN·m 进行满夯施工,保证夯击具有连续性,在满夯施工结束后,对场地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场地平整、密实。

六、强夯置换处理效果

在软基处理中,沉降量是一个关键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地基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强夯置换技术通过改善软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能够显著减少地基的沉降量。为了准确监测沉降量,可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在强夯置换处理前后,分别设置了多个沉降观测点,并定期对这些点进行水准测量,以获取沉降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处理前后的沉降数据,可以评估强夯置换技术的处理效果。在本工程中,经过连续3 个月的沉降及位移观测,可得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工后3 个月沉降量

由此可见,工后沉降量实测值可满足设计标准要求,高速公路软基通过强夯置换法处理后可达到规定要求。

完工后,工后28d 作静载荷试验及相关试验检测,得出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工后检测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工后地基承载力检验可满足路基处理规定,具有良好的软基处理效果。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强夯置换法在公路软土路基加固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进一步保证公路路基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施工方案,掌握施工技术要点,解决施工质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加固路基,提高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延长工程施工寿命。

参考文献:

[1] 黄树荣;林家乐.公路软基处理中强夯置换法的应用分析[J]. 西部交通科技,2022(10)

[2] 刘一君.强夯置换法在沿印松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技术,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