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职业院校“ 岗课赛证” 融通育人模式研究

作者

管立峰 何小军

冀南技师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0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岗课赛证” 融通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整合岗位实践、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等元素,实现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优化,从而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该模式将工作岗位、课程体系、技能竞赛和职业证书的相关标准、内容、过程等要素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实现依岗设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以课育人,使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充满活力,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当前职业院校“ 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与学供需出现矛盾

当前市政工程施工专业内的教学资源硬件尚能完成教学需要。但在教学内容层面却明显滞后于当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现代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更新速度,是导致当前学习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职业技能竞赛参与率低

大部分的学生在竞赛选拔过程中被淘汰,无缘参加后续更高规格的竞赛。在这种选拔制的职业技能竞赛下,参赛机会及相关赛事资源集中在少数优质学生手中,绝大部分学生在最初的筛选中会被淘汰,最后获得积极参加竞赛的活动学分计入学生评价而不了了之。

2.3 教师评价制度落后

关于“ 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的变革体现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教材建设、校企合作、职业技术技能大赛等多个方面,但教师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更新滞后,无法实现“ 工作量” 转化,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师工作动力。

3 “ 岗课赛证” 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积极探索“ 工学结合、分层推进、螺旋上升” 的育人模式,使基础课和专业课精准衔接,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效统一。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技能掌握和实践提升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培养出拥有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技能性人才。

3.1 构建 “ 三岗六阶段” 人才培养模式

表1 “ 三岗六阶段” 项目化教学安排表

岗课赛证” 融通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成效

1.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实现“ 赛证融通”

本次项目化教学以企业 BIM 建模和路网标注等实际工程为载体,将BIM 建模技术、CAD 制图与识图技术、工程测量等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安全规范等知识模块融入任务链条。同时,团队协作、成本控制、风险预判等职业核心素养得到强化,毕业生就业后企业反馈其“ 岗位适应周期缩短 40%′′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6 项,市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1 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2 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获得工程测量员-三级、物理性能检验员-三级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三级证书,总计 27 人参加技能鉴定,取证人数为26 人,取证率为 96.3%. 。

2.教学效能持续优化,实现“ 岗课融通”

项目化教学倒逼课程体系重构,形成“ 基础技能 $$ 专项能力 $$ 综合应用” 三阶递进课程群。项目化教学构建了“ 任务驱动—过程监控—成果评价” 的闭环体系。教师通过BIM 建模、虚拟仿真等技术搭建智慧工地场景,结合企业导师现场指导,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新建了教学资源库 6 门,课堂互动率提升至 80% ,学生课程满意度达 93% ,教学督导评分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3.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校企共建“ 工地课堂”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30 余项,实现“ 教室与车间合一”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参与的企业 BIM 建模项目 10 个,高精道路标注项目500 余公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十万元,逐步形成了形成“ 教学-科研-生产” 互促机制。

4 结论

1. 构建了一种校企双元双向的育人机制——“ 三岗六阶段” 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育人效果良好;

2. 构建了一种“ 岗课赛证” 融通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与高翔地理信息测绘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BIM 建模》、《建筑 CAD》等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把行业、企业的资源引入学校,把学校优质的课程资源推向社会,实现了行业与学校互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3. 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学生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6 项,市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取证率达 96.3% ;新建了教学资源库6 门,课堂互动率提升至 80% ,学生课程满意度达 93% ,教学督导评分同比提高18 个百分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30 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十万元,逐步形成了形成“ 教学-科研-生产” 互促机制。

5 参考文献:

[1]刘扬. 职业院校“ 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路径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24, 26(2): 19-22, 29.

[2]陶照丽. 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5(4): 108-110.

[3]李传鹏, 乐磊, 温明宇.“ 双课融合、四位一体” :地方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研究与探索[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4(6):132-139, 156.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资助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 岗课赛证融通” 实践研究(220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