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作者

万桥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艾溪湖中学 330012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正式实施,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学习的整体性与实践性。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以单篇课文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求,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它不仅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更能在整体设计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入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内涵与必要性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系统整合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打破单篇教学的孤立性,强调整体规划与结构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逻辑化和高效化。在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具有现实必要性。首先,语文课程内容日益注重综合性与实践性,单一课文的教学难以承载丰富的语言训练任务。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转变,整体教学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场域。再者,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依托于整体性思维,只有在整体框架下,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活动的安排。因此,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到学生发展需求,单元整体教学都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点

(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设计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既要立足于单元主题的核心价值,又要兼顾不同文体和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其中整体性强调对目标进行系统整合,避免把教学目标割裂成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从而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协调发展;层次性要求目标设计具有递进性与差异性,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学习需求,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基础性、发展性与拓展性三个层级,进而形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目标体系。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与结构性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作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会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水平。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当注重整合性与结构性,要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学习模块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构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整合性强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能够避免传统教学中各模块各自为政的现象,可通过主题统整、任务驱动等方式将不同学习内容纳入统一的教学框架之中,以此提升教学的整体效能。另外,结构性要求教学内容在组织过程中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按照由输入到输出、由理解到表达的逻辑顺序进行安排,从而使学生在系统的知识建构中逐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品质。

(三)教学活动的任务性与情境性构建

教学活动作为实现教学目标与落实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水平。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突出任务性与情境性,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拟真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建构。任务性强调教学活动的实践导向,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迁移,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与目的性。情境性则注重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的联系,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经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维投入,提升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一)巧设单元导读方案,确立整体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读方案,引导学生建立对单元内容的整体认知。导读内容可以包括单元主题背景、文体特征介绍、作者作品关联等,帮助学生在学习前形成初步理解。同时,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布置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在主动探究中建立学习期待。导读阶段还应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单元将要掌握的语言知识、思维能力与文化理解要点。

(二)依托单元自读预习,优化整体教学流程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文本的具体特点,去设计具备针对性的预习任务,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尝试着初步解决问题,预习任务可以包含文本结构分析、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形象把握等方面内容。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圈点批注、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学习,教师应该通过预习反馈去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来调整教学重点,进而让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围绕单元精读练习,提升整体教学品质

在单元整体教学当中,精读练习需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展开,并且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深度剖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表现等多个层面,通过品读重点语句、分析写作手法、比较不同文本等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与思维能力。同时,精读教学应该注重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例如归纳主旨、梳理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从而激发思维碰撞,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四)辅以单元延读实践,促进整体教学内化

延读实践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拓展环节,目的是通过课外阅读与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文化理解,教师可依据单元主题推荐相关阅读材料,以此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阅读视野里拓展认知范围。延读内容涵盖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历史资料或社会评论等,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教师还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像撰写读书笔记、组织主题演讲、开展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推进,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通过系统设计与有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学生能力的提升。从导读引导到自读预习,从精读训练到延读拓展,每一个环节都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连贯而高效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张昊.语文世界,2025(17)

[2]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境脉架构. 李艳.语文世界,2025(18)

[3] 新课程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李艳红.语文世界,2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