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中处方前置审核的应用与改进

作者

姚浩明

青海红十字医院药学部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当前医院用药安全仍面临处方开具随意性大、用药规则执行松散等挑战,传统人工审方模式难以实现全处方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将药学规则库与临床路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拦截与实时提醒,推动审方模式从事后纠错转向事前防控。本研究以药学信息化实践为基础,探讨系统在权限管控、用药剂量及库存联动等维度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构建标准化、可追溯的用药管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1-12 月医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触发的40 例干预案例,纳入抗菌药物、精二药品、短缺药品及超DDD 用药问题,排除系统误报及非药物干预案例。

1.2 方法

(1)系统集成:对接医院HIS 系统,嵌入合理用药数据库及审核规则引擎;(2)自动拦截:实时扫描处方,基于预设规则(如抗菌药物权限、DDD 值)拦截问题处方;(3)药师复核:系统拦截后由药师在线复核,结合临床指南判断是否修正或放行;(4)反馈优化:记录拦截原因与处理结果,定期更新规则库,形成“拦截-分析-改进”闭环管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干预前后抗菌药物越级处方率、精二药品超7 日用量警示触发率、短缺药品超量处方拦截率及头孢呋辛钠超DDD 值使用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 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 x±s )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 χ2 检查数据;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个性化合理用药干预规则设置

规则设置以抗菌药物分级管控、精二药品疗程智能提醒及短缺药品动 态库存预警为核心,新增规则条目占比分布见表1。

表1 2024 年1-12 月医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新增合理用药规则条目数

2.2 个性化干预前后合理用药指标对比

干预后,抗菌药物越级处方、精二药品超疗程开具等指标显著改善,数据详见表 2。

表2 个性化干预前后合理用药核心指标变化

3 讨论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通过智能规则引擎实现了用药风险的主动防控,本研究中抗菌药物越级处方率归零、头孢呋辛钠超DDD 值使用率下降,证实其动态拦截功能可显著减少结构性用药错误(如权限越级、剂量偏差)。然而,精二药品超疗程警示触发率仅提升,提示系统对隐性不合理用药(如适应症与疗程关联性)的识别能力仍需强化。当前规则库依赖人工维护,存在更新滞后性,且复杂临床场景(如多药联用、肝肾功能异常)易触发误拦截,导致药师复核负荷增加。未来需融合AI 技术学习临床真实决策数据,构建动态自适应规则库,同时建立“系统拦截-药师反馈-医师教育”协同机制,从单一拦截向全流程用药质量管理迭代,最终实现精准化、人性化药学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通过抗菌药物权限管控、短缺药品库存联动等规则迭代,显著降低了越级处方、超量用药等显性风险,但隐性不合理用药(如适应症-疗程错配)的识别仍需深化。未来需融合 AI 临床决策支持与大数据分析,实现规则库动态自优化,为医院药学服务智能化转型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岩,冯锐,王颖丽,等.处方前置审核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处方药,2023,21(09):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