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风景园林工程中草坪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作者

王鑫

公民身份号码 110221198605293622

本研究聚焦于探讨风景园林项目中草坪栽植环节的关键技术,旨在阐述风景园林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草坪作为风景园林项目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在环境美化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故而对风景园林项目中的草坪栽植施工品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一、草坪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一)施工设计方案

在园林工程的草坪施工中,准备阶段构成其成功的关键基石。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特定的景观标准及要求,对项目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这既要选择有合适技术的绿化技术人员,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价,以保证对施工场地的特殊环境特征和需要有全面了解。因此,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草坪种植工艺,是对设计者的职业素质的要求。

为保证整个建设过程的效率,应该积极地采用专题讨论会的方式,广泛吸收业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整个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一定要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才能为以后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加强设计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

在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技术交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使得设计人员的创新理念得以准确传达给施工团队,从而有效预防了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对设计方案的误解或执行偏差。特别是在草坪施工这一关键环节,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种植失败。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对园林绿化中的草坪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为应对上述挑战,保证准确实施施工计划,提高整体设计质量,需要加强设计小组和施工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这种协作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交流,还应包括对生态环境、地方特色和施工技术的深入理解与合理应用。通过这种协作,园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更加高效,确保项目成果既美观又实用,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优化场地

在草坪建设前期,必须实施精细的草地管理策略,确保根据特定的地质情况精心打造草坪。若忽视这一点,将导致草坪种植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施工前期要深入分析园林工程场地条件,结合草坪建设技术的实际水平,全面优化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确保草坪设计能够与地质水文及气候条件实现协同优化。

为满足今后园林绿化中草坪景观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改良土壤结构对草坪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对土壤疏松度和总体肥力进行主动分析,以适应草坪的生态要求。

二、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技术探究

(一)草坪植生带发技术

在大规模草坪建设过程中,园艺专家普遍采纳草坪植生带技术。此法依托工业化自动生产设施,实现草坪种子的批量制备及卷状存储。操作流程便捷,通过机械降低人工需求,将预先混合的草种均匀铺设在两层织物之间并加以固定,随后借助机械力量实现草坪的快速种植。该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大幅减少草坪栽培时间,同时由于草坪卷状产品轻盈,便于长距离运输和简便安装。

特别是对于那些要求快速铺筑大范围地表进行快速成形的工程,更是如此。同时,还可应用于对施工噪声、扬尘等有较高要求的工作场所,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噪声及扬尘。草坪植生带技术不仅展现了现代园艺工程的高效性,还体现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可持续性理念。通过这种创新方法,可以预见未来园林景观建设将更加高效、环保。

(二)块铺设法

在工期紧张及进度要求高的建筑工地上,块铺设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此法在园林建造领域尤为重要,因为不仅减少成本,还提升工作效率。块铺设法涉及将成熟且品质上乘的草坪从试验田中裁剪成块状,并运输到施工地点以满足特定的铺设需求。在此工艺中,最重要的是要在草皮上留下3 公分左右的间距,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维护工作能顺利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草坪移植的成功率。在铺设完毕后,为保证草皮和土壤的紧密结合,必须使用石碾机来碾压草皮,并配合洒

水。

(三)强制绿化法

在园林建设领域,草坪的布局不仅是绿化的一部分,更是园林艺术美学的关键要素。在工程实施之前,必须根据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对草坪的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保证绿化后的视觉效果美观,满足整个园林的艺术性和协调性。

强迫绿化方法,是将包含土壤、草种的混合物,通过高压喷雾技术,直接喷洒到预定的场地上,并按照设计的模式,将草坪覆盖。这种方法大大简化施工过程,使得工人们只需熟悉高压喷浆装置的基本工作就可以开展工作。但在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喷枪的方向离工人较远,以免发生事故。

三、风景园林工程中草坪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手段对草坪病虫害进行控制是一种古老的策略,它主要依赖于物理因素对病虫害进行抑制。在景观园林的草坪养护过程中,物理防治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策略:(1)人工诱捕法:对于行动迟缓、假死、飞翔能力不强的害虫幼虫,采用人工诱捕的方法来控制;(2)机械化除草:使用割草机、除草机等机具,及时清除杂草,避免它们成为有害生物的藏匿场所,并减少有害生物对草地的危害;(3)人工深翻:针对一些疾病,如草坪锈病,采用人工翻地的方法,打破病菌的生长环境,达到降低病害发生的目的; (4)物理隔离:对于特定害虫,如蚜虫、白粉虱等,可以运用物理隔离的手段进行防治,例如设置黄色粘性板、捕虫板等,吸引害虫并使其粘附,以实现防治目的。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物理防治技术不会污染环境,但其防治效果有限,通常需要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一同使用,方能取得最佳成效。

(二)化学防治

病虫害的化学治理依赖于化学药品的应用,其显著特点是作用迅速且效果显著。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以防治草原病害和病虫危害为重点,根据不同的病害、害虫需要选择不同的药剂。比如,使用百菌清、多菌灵等防治黑斑病;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的防治,建议选用苯醚甲、吡唑醚菌酯;至于草地螟和卷叶虫,甲维盐和苏云金杆菌是不错的选择。在实际操作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恰当的化学药品进行喷雾。化学除草作为一项普遍采用的策略,在草坪养护中,通过使用化学农药可以有效遏制病虫害,但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并妥善记录相关数据。

(三)生物防治

以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为主导的生态恢复方法,其目的是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纳恰当的策略来管理病虫害。通常,生物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借助天敌生物进行治理,这不仅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还能降低成本。例如,黏虫的天敌包括瓢虫、食蚜蝇、寄生蜂和草蛉等;二是利用生防手段,如小食心虫可以让蚜虫丧失生育能力,甚至完全灭绝;特定的菌类和细菌可以杀死蚜虫,或使它们无法繁衍生息。此外,该技术还具有环境友好,不污染环境和经济的特点。

结论:总体而言,景观园艺项目的推进不仅显著提升都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对提升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鉴于此,为了让草坪栽培与病虫害控制技术得到更广泛地运用,需要更深层次地研究这些技术,进而促进草坪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微.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防治与树木养护[J].农村科学实验,2022(12):3.

[2]赵冲.绿化树木科学养护及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J].智慧农业导刊,2022(002-014).

[3]马金萍.风景园林工程中草坪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25,16(04):140-143.

[4]孙延锋,商圣陶.风景园林工程中草坪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新农民,2024,(20):97-99.

[5]王志宏.草坪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3,(0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