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
马云飞
公民身份号码 321088199110307118
引言:建筑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会形成负面的干扰,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防治工作,掌握混凝土裂缝发生的原因,明确意识到混凝土裂缝防治的重要意义。结合混凝土裂缝的风险隐患,要在多个环节做好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控,以降低裂缝可能带来的损害和风险,为工程顺利地投入生产和运行提供切实的保障。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由以上所提到的,在一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是时常发生,并不是因为施工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这种问题的形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是环境因素,也有可能是人为因素,但是无论是哪种因素造成问题的出现,其都将会直接的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今常见的几种问题成因如下:
1.1 设计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建筑工程之前,首先就是要对各种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而裂缝的产生大多都是在设计环节时缺少了对该方面内的考虑,如对建筑各个部位的承重能力没有进行详细的预估,导致一些部位在建造时没有让其达到其应该达到的承重能力,最终导致该部位开裂,形成裂缝;又或者是没有计算好混凝土与钢筋的配料情况,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混凝土的使用或者是钢筋的使用,使得该建筑部位的受力情况不均匀,从而到这其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裂缝。
1.2 材料方面问题
要想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那么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选对正确的材料进行使用,将会留下许多的安全与质量的隐患。混凝土是多种材料进行混合而产生的一种混合材料,所以对其原材料的质量有一定的需求,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混合后制成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也就会存在问题,把这样存在问题的材料进行使用就会很容易造成裂缝的形成。其次就是混凝土水泥型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建筑部位,可能要使用不同型号的材料,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变更相应的材料投入比以及环境温度等,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或者是计算失误,导致制作过程出现差错,那么最后所制成的材料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没有使用对应种类的材料,那么就会直接导致该部分施工情况受到一定的影响。
1.3 施工方面的因素
施工方面的质量将会对裂缝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时要经常面对混凝土水分蒸发、体积干缩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裂缝的形成。其次是在混凝土的制作、使用过程中出现技术方面的失误,如在对材料进行混合搅拌时,没有掌握相应的搅拌时间,都将会直接多所制成的材料质量造成影响;其次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适的处理也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材料在运输途中被暴晒或者是淋雨淋水,都可能会导致材料变质。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振捣环节出现施工问题也将会造成裂缝的形成,如在浇筑工程中,模板安装的位置出现问题,或者是模板拆除过早,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裂缝的形成;或者是在振捣过程中,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导致材料的内部结构密度不同,从而产生裂缝。
1.4 温度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也将会影响裂缝的形成,而较为常见的就是温度方面的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会与材料结合并出现一些反应,其中大部分的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如释放水化热等,而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受热膨胀后就会对混凝土材料的构造进行破坏;其次是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由于其内部在不断的释放水化热,所以其内部结构的温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而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较低,那么就会在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造成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将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不断的发生体积膨胀与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治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对策
2.1 有效地改善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加强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有效防止裂缝形成的对策之一。在施工前,要进行周密的工程结构设计,首先要对工程施工中的各个施工部位进行详细的调查,计算出其所应该具备的承重能力以及受力情况,选择相应强度的材料来进行施工,让施工完成后工程部位的承重能力以及受力情况达到所设计的要求,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减少裂缝问题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在施工的受力面适当的增加钢筋的用量,来加强其承受能力以牢固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降低裂缝形成的几率。
2.2 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制
材料的配制过程将会对最终所制成材料的质量造成影响,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制过程将有效的降低裂缝的形成。首先就是要对配制所需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包括其生产过程、运输途径等多个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只有在各项质量都达标后才能投入到配制当中去。其次就是在配制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配比,不同的材料配比将会对所制成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都会不同,工作人员要事先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性质进行检测,然后计算出其相应的材料配比,在配制材料时严格的按照其配比去进行投入,这样才能够保证所制成的材料有相应的质量以及特性。如在水和水泥的混合调配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两者之间的比例,因为两种材料混合将会释放大量的热,如果比例没有控制好,那么其就会因为释放的热量较大而导致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最终使质量出现问题,所以就要注意让其保持所规定的配料比去进行投入,还要注意其搅拌的时间,让其通过适当时间的搅拌,才能让其材料充分的混合。同时施工人员也要对材料的配制进行动态的变化观察,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要及时的对材料配制的比例进行相应的调整,
2.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做好养护工作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关键环节,需要从多个维度严格把控施工标准与操作规范。在混凝土制备阶段,搅拌时间的控制尤为重要,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施工环境下的混凝土需要精确计算其最佳搅拌时长,施工人员可通过数字化计时装置或智能搅拌系统确保搅拌均匀性与充分性。浇筑环节应确保连续作业,避免形成施工冷缝,同时控制浇筑速度与层厚,防止因浇筑过快导致的分层离析现象。振捣工作须按照"快插慢拔、均匀循序"的原则进行,振捣点的布置需保持合理间距,振捣时间要适中,既要确保混凝土内部密实度均匀,又不能过度振捣造成材料分离。混凝土初凝后的养护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应采取覆盖保湿、酒水养护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保持表面湿润状态;同时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合理调控养护温度,特别是在昼夜温差大的季节,需采取保温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现象,其成因涉及设计、材料、施工与环境等多重因素。有效防控混凝土裂缝需要贯穿工程全过程,从源头设计优化入手,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与配比,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加强后期养护管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混凝土材料、先进检测手段与智能监控系统正逐步应用于裂缝防治领域,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提供更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歌,王海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应对措施[J].中华建设,2025,(07):142-144.
[2]赵远,黄帅刚.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标准[J].大众标准化,2025,(12):28-30.
[3]杨承磊,刘涛.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效果评价[J].北方建筑,2025,10(0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