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采矿工程中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管理

作者

刘志强

公民身份号码142226199303083914

引言

在采矿作业的地下空间中,封闭的环境使得有毒有害气体极易积聚,爆破、凿岩等作业产生的粉尘弥漫,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也时刻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健康与作业安全。矿山通风系统作为保障井下空气质量、调节作业环境的关键设施,如同人体的呼吸系统,为采矿工程注入 “新鲜血液”。然而,随着矿山开采向深部延伸、规模不断扩大,传统通风系统逐渐显露出弊端,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安全生产要求。因此,对矿山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与管理研究迫在眉睫,这不仅关乎矿工生命安全,更是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采矿工程中矿山通风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1.1 通风系统结构与布局的局限性

许多矿山在建设初期,通风系统结构与布局设计缺乏长远考量,多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形式。随着开采作业的推进,井下巷道不断延伸、分支,原有的通风系统难以适应复杂的巷道网络,导致风流分配不均。部分作业面风量严重不足,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无法及时排出,积聚浓度超标;而有的区域则出现风量过剩,造成能源浪费。此外,通风井巷的断面尺寸、走向坡度等参数设计不合理,风阻过大,影响风流顺畅流动,进一步降低了通风系统的整体效能。

1.2 通风设备运行效率与能耗问题

通风设备作为通风系统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通风效果。目前,不少矿山仍在使用老旧风机,这些风机叶轮磨损严重,叶片角度无法灵活调节,实际运行效率远低于设计值,造成大量电能浪费。同时,通风设备选型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部分矿山为追求通风效果,盲目选用大功率风机,导致风机长期处于非高效工作区运行,不仅能耗增加,还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此外,通风系统中的风筒材质差、连接不紧密,漏风现象严重,进一步降低了通风设备的运行效率。

1.3 通风系统监测与调控的不足

传统的通风系统监测主要依赖人工定期巡检,使用简单的风速仪、瓦斯检测仪等设备获取数据。这种方式效率低、数据更新慢,且存在人为误差和监测盲区,无法实时、全面掌握通风系统运行状态。一旦井下通风出现异常,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调控方面,多数矿山仍采用人工手动调节方式,通过改变风门开度、风机转速等控制风流,响应速度慢且缺乏科学依据,难以实现通风系统的精准调控,无法满足安全生产对通风实时性和精准性的要求。

二、采矿工程中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策略

2.1 通风网络结构的优化设计

优化通风网络结构需以科学规划为基础。通过对井下巷道布局的全面测绘和分析,运用先进的通风网络解算软件,重新设计通风网络。对于复杂巷道系统,可采用混合式通风网络,将串联与并联结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合理分配风流。同时,优化通风井巷的断面尺寸、走向坡度等参数,降低通风阻力。在新巷道建设和旧巷道改造过程中,严格遵循通风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减少风流局部阻力,并合理设置通风构筑物,科学控制风流方向和流量,提升通风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通风设备与技术的升级改进

通风设备的升级是提升通风系统性能的关键。选用新型高效节能风机,如轴流式可调叶片风机,可根据实际通风需求灵活调整叶片角度,使其始终处于高效工作区运行,相比老旧风机节能效果显著。采用新型材料制作风机叶轮和外壳,增强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于通风风筒,选用高强度、低风阻、抗静电、阻燃的新型材料,并改进连接方式,减少漏风率。此外,引入压抽混合式通风等新型通风技术,解决长距离独头巷道通风难题,提高通风效果。

2.3 通风系统智能化管理体系构建

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是实现通风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利用物联网技术,在通风系统关键节点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风速、风压、瓦斯浓度、温度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时评估通风系统运行状态,预测异常情况。当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风速异常等问题时,平台自动预警,并依据预设应急预案,远程控制通风设备,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调控,为通风系统优化运行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三、采矿工程中矿山通风系统的发展趋势展望

3.1 与智慧矿山技术融合的方向

未来,矿山通风系统将与智慧矿山技术深度融合。借助 5G 网络、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通风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通风系统,与实际系统实时同步,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运行和优化调整,提前预判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5G 网络支持通风设备的远程实时控制和高清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掌握井下通风情况。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通风系统的自主学习和智能决策,根据环境变化和生产需求自动优化通风策略,提升自适应能力。

3.2 绿色节能通风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保要求和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节能通风技术将成为矿山通风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研发和应用新型高效节能通风设备,如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风机,相比传统异步电机风机,可节能 30% 以上。推广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在条件适宜的矿山,充分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减少机械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能耗。同时,加强通风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将通风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用于矿山供暖或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采用环保型通风材料和工艺,减少通风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矿山通风系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3 通风系统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路径

为确保矿山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通风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势在必行。制定和完善矿山通风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明确通风系统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加强通风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验收和检查制度,确保通风系统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同时,加强对矿山通风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其熟悉并严格遵守通风系统的标准规范。通过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高矿山通风系统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四、结论

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化与管理是采矿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石。针对当前通风系统存在的结构布局、设备运行、监测调控等问题,通过科学的优化策略和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其性能。展望未来,随着与智慧矿山技术的融合、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矿山通风系统将朝着智能化、节能化、安全化方向不断迈进,为采矿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切实维护矿工生命健康与矿山生产稳定。

参考文献

[1]陈团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9,35(09):273-274.

[2]李阳.井下采矿场负压通风方式应用剖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154.

[3]张晓瑞.采矿巷道掘进通风系统压能分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