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作者

康福新

公民身份号码130825199009100018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居住舒适度要求提升。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关乎居民生活、建筑使用与环境卫生,但受施工技术、材料、管理等因素影响,实际安装常出现质量通病,导致系统故障、资源浪费、存在安全隐患等。因此,深入研究这些质量通病并提出防治措施,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给排水系统运行意义重大。

1.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常见质量通病

1.1 管道渗漏问题

管道渗漏是建筑给排水安装常见质量通病,可发生于管道连接处、管件接口及管道本身。连接处密封不严易渗漏,螺纹连接时螺纹加工不良、密封材料缠绕不当,法兰连接时垫片选择不佳、螺栓紧固不均是主因;管件接口处焊接缺陷或管件质量问题也会引发渗漏;此外,管道在运输存放中受损,或因腐蚀、老化,同样会导致自身渗漏。

1.2 管道堵塞问题

管道堵塞严重影响给排水系统运行,成因复杂。施工时,砖块、砂浆等杂物不慎落入管道未清理,随水流堆积易致堵塞;排水管道坡度设计不佳,水流缓慢,使污水杂质沉积堵塞管道。同时,在卫生间、厨房使用中,用户将头发、油脂、纸巾等杂物倒入管道,也大幅增加了堵塞风险,威胁给排水系统正常运作。

1.3 安装位置不合理

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位置不合理,会损害建筑美观与使用功能。卫生间、厨房内管道走向规划不当,布置杂乱,既占用空间又影响装修;施工中,给排水管道与电气、通风等管线易冲突,导致安装空间不足,影响系统运行。此外,排水管道安装过低易排水不畅、污水倒灌,给水管道安装过高则会造成水压不足,影响用水效果。

1.4 管道坡度不符合要求

管道坡度对给排水系统排水意义重大。坡度过小,水流迟缓,污水杂质易沉积致堵塞;坡度过大,会增加安装难度与空间占用,还可能引发水流噪音问题。实际施工中,因施工人员对坡度把控不精准、测量误差,常出现坡度不符设计要求的情况。同时,管道支架间距不当、高度不一,也会改变管道坡度,严重影响排水效果。

2.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施工工艺不规范

部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的施工工艺和规范掌握不熟练,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例如,在管道连接时,不注重接口的清理和密封处理;在管道焊接时,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接操作不规范,导致焊接质量不合格。此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简化施工工序,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得管道安装质量难以保证。

2.2 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给排水管道及管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安装质量。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如使用管壁厚度不达标、材质不符合要求的管道,或者购买存在质量缺陷的管件。这些劣质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漏、破裂等问题,严重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材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材料受损,也会影响其使用性能。

2.3 人员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的人员管理水平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不足,导致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质量控制。同时,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使得质量通病得不到有效遏制。

2.4 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阶段,如果设计人员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实际需求考虑不全面,可能会导致管道布置不合理、坡度设计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例如,在设计排水管道时,没有充分考虑排水流量和排水路径,导致管道管径过小、坡度不足,影响排水效果;在设计给水管道时,没有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用水点位置,导致管道安装后使用不便。此外,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差异,也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增加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

3.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1 规范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使其熟悉并严格遵守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的施工工艺和规范。在管道连接方面,对于螺纹连接,要确保螺纹加工精度符合要求,选用合适的密封材料,并按照规范进行缠绕;对于法兰连接,要正确选择法兰垫片,均匀紧固法兰螺栓。在管道焊接时,要严格控制焊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要对焊缝进行检查,确保无气孔、砂眼、未焊透等缺陷。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操作,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2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施工单位要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和检验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采购给排水管道及管件。在材料进场时,要对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严格检查,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货,不得使用。同时,在材料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材料受损。例如,对于塑料管道,要避免阳光直射和尖锐物体碰撞;对于金属管道,要做好防锈处理。

3.3 加强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感。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同时,要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施工质量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质量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以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施工质量。

3.4 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实际需求,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优化管道布置方案,合理确定管道坡度和管径。在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因设计不合理给施工带来质量隐患。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要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设计变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建筑的使用功能。通过对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我们明确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涉及施工工艺、材料质量、人员管理和设计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规范施工工艺、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加强人员管理和优化设计方案等一系列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提高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应高度重视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加强协作与管理,共同保障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奇峰.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与质量控制的技术探究及解决方案[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07):0021-0024

[2]贺晓林.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J].门窗.2023(23):151-153

[3]孙成彪,孙泽宇.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1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