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采矿工程生产调度与优化
董雷鹏
公民身份号码130526198406246358
引言
当下,采矿行业正面临开采深度增加、地质条件复杂、生产规模扩大等多重挑战,传统依赖人工经验和简单统计分析的生产调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生产计划制定缺乏精准数据支撑,导致设备闲置与过度使用并存,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采矿过程中产生的设备传感器数据、地质勘探数据、生产管理数据等海量信息,蕴含着优化生产调度的关键价值。大数据技术凭借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深度分析能力,能够挖掘这些数据背后的规律,为科学调度决策提供依据,成为推动采矿工程生产模式革新、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技术。
一、采矿工程生产调度现状与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
1.1 传统采矿工程生产调度存在的问题
传统采矿工程生产调度多依赖管理人员的经验判断与简单的表格统计。在设备调度方面,由于无法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常出现设备故障停机后才进行维修的情况,导致生产中断。同时,设备调配缺乏科学规划,易造成部分设备负荷过重,而其他设备闲置,降低整体生产效率。资源分配上,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往往基于固定计划,难以根据实际生产进度和突发状况灵活调整。例如,当遇到地质条件变化时,无法及时调配合适的开采设备和人力,导致开采进度延误。
1.2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和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在采矿工程中,其优势显著。首先,能够整合多源异构数据,涵盖设备传感器采集的运行参数、地质勘探获取的岩层信息、生产管理系统记录的进度数据等,构建全面的生产数据体系。其次,利用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技术,可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及时生成分析结果,满足生产调度对时效性的要求。再者,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算法,能够从看似杂乱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规律和问题。例如,分析设备历史运行数据,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概率,提前安排维护计划,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1.3 大数据应用于采矿生产调度的意义
将大数据应用于采矿生产调度,对提升采矿工程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生产效率角度,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设备调度和资源分配,可减少设备闲置与等待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快开采进度。在成本控制方面,精准的设备维护预测和资源合理调配,能够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和资源浪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安全管理上,大数据可实时监测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预警,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二、大数据在采矿工程生产调度中的具体应用
2.1 基于大数据的采矿设备调度优化
在采矿工程中,设备是生产的核心要素,基于大数据的设备调度优化可显著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通过在采矿设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振动、转速、能耗等,结合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和维修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可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时间和部位。例如,通过分析电机振动数据的变化趋势,提前判断轴承磨损情况,安排预防性维护,避免因突发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同时,根据开采任务需求、设备位置和运行状态,运用智能算法优化设备调配方案,实现设备的动态调度。
2.2 大数据驱动的资源分配与利用优化
大数据能够为采矿工程的资源分配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分析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效率、历史绩效等数据,合理安排岗位和任务,将合适的人员调配到最需要的岗位上,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在物力资源分配上,通过对物资消耗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不同阶段、不同开采区域的物资需求,优化物资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例如,根据炸药、支护材料等物资的消耗规律,提前采购并合理储备,避免物资短缺或积压。
2.3 大数据支持的采矿生产流程优化
大数据为采矿生产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对采矿各环节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可清晰掌握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例如,分析矿石开采、运输、破碎、选矿等环节的生产效率数据,发现运输环节耗时过长影响整体生产进度,进而优化运输路线、调整运输设备配置,缩短运输时间。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模拟不同生产方案的实施效果,对比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为生产流程的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如在开采方案制定时,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和生产流程模型,模拟不同开采顺序和开采工艺下的生产进度、资源消耗和经济效益,选择最优开采方案。
三、基于大数据的采矿工程生产调度与优化的发展趋势
3.1 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趋势
未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采矿工程生产调度与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大数据,挖掘数据中的复杂规律和潜在价值。例如,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海量的地质数据进行分析,构建更精准的地质模型,为开采设计和生产调度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强化学习可应用于设备调度和资源分配优化,通过不断模拟和学习不同调度策略下的生产效果,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
3.2 实时动态调度与智能决策的发展方向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矿工程将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和高速传输,为实时动态调度提供数据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智能算法,生产调度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变化,如设备突发故障、地质条件突变、生产任务调整等,迅速做出响应,动态调整调度方案。例如,当某台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可立即根据其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任务需求,重新规划设备调度和生产流程,最大限度减少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3.3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
在全球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在采矿工程生产调度与优化中将助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可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例如,分析采矿设备的能耗数据,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和调度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尾矿、废石等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废弃物综合利用途径,减少废弃物堆积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采矿工程生产调度与优化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有效弥补了传统调度模式的不足,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在数据安全、技术融合、人才储备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未来,基于大数据的采矿生产调度将朝着实时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采矿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助力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李强兵,宋伟韬,沈佳兴.GPS 卡车智能调度系统在露天矿生产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22,22(05):194-196+201.
[2]刘国威.太钢尖山铁矿生产调度管理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刘文博.露天矿生产计划与物流调度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