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自然材料在班级环境中的投放与运用初探

作者

王玉银

皖滁州市凤阳县府城镇五岔路北示范幼儿园老园 233100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的投放与应用研究》的课题背景下,我们充分调动幼儿、家长的力量进行自然材料的收集并投放。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随处可见的如水、树枝、树叶、沙土、石头等,教师可根据其不一样的特点来进行加工、归类,并鼓励幼儿进行创作。那么,对自然材料在班级的活动中如何有效投放与运用呢?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现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对材料进行分类与归纳

自然材料顾名思义就是自然的,无需装饰和修饰,纯天然的状态。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树枝、松果、石头、贝壳等;当然还有我们常用的沙子和水等等。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方式,经过初步的认知与了解后,进行简单整体的梳理、分类归纳,以便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能合理的使用与区分。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是创作的动物和木片小人,树枝房子、石头和松果小花,好看沙子花瓶等等;然而这些材料在孩子们的手中都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1.收集整合

开学初,会发动幼儿从家里带一些植物、喜爱的小动物,各种种子等。有的可以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里,让幼儿每天观察、照顾;还有的材料整理过后,可投放在班级提前规划好的位置和篓子里,作为幼儿游戏时随时可以取的游戏材料。在日常的活动中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结合班级每月开展的主题活动、当下天气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变化等等,亦或是在每次主题活动或是有关特殊节日开始之前,可通过微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和幼儿,班级开展的有关哪个方面的活动,让家长知道协助老师有针对性地带哪些材料。当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在班级的某一个角落提前分种类的摆放一些大小不同的框子,提供给孩子和家长们收集各种需要的自然材料。

2.归纳投放

在前期经过清洗的材料基础上,定期将幼儿和家长们共同收集到的材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门别类放置到班级区域游戏柜里。例如:适宜观赏的果实、花朵会摆放到自然角中,让幼儿每天记录并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对于收集来的种子,可以投放到自然种植区域;适宜手工制作的石头、贝壳、果壳、树枝和树叶等,可投放到美工区中,或是靠近区域的窗台边和游戏柜中,方便幼儿在游戏中随时进行取放、创作。

二、对材料进行运用与创意

1.班级大环境的创设

将自然材料合理的运用到区域中,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活动中对自然材料运用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动手能力,更是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习到的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并能合理利用这些自然材料创作美和表现美。在班级中,我们教师更要从幼儿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环境中来,做环境的小主人。追随幼儿的兴趣,提供支持,秉承着教师在后、幼儿在前的理念;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自然材料进行环创,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会创新。如:松果加上树枝的点缀,就可以变成孩子们喜欢的秋千,孩子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以自然材料为途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再比如:利用树枝加上麻绳的辅助进行区域间的隔断,在树枝上让幼儿进行涂色,之后教师利用麻绳将其吊挂起来,装饰班级,树枝上也可以作为展示幼儿作品的隔断。幼儿在参与环境的整个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2.整体环境布置

例如:走廊、家园栏里、自然角、栏杆等地方,都留下了自然材料的痕迹。自然角里绿意盎然的绿萝和吊兰,开学初幼儿带来种植的大蒜、洋葱和土豆,一片生机勃勃。每天入园经过这里,三三两两几个小同伴都会驻足在此进行观察,并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感。而二楼大厅环境中,“秋天的故事”主题活动正在开展,稻穗、树枝静静地伫立在花瓶里,小巧玲珑的松果、造型各异的秋叶、更有孩子们用玉米绘画的小人;经孩子们加工后,都变成了一幅幅灵动、可爱的作品。可以悬挂在树枝、柱子、墙面上,更好地解决了幼儿作品陈列和摆放的问题。孩子们利用秋天的落叶粘贴成一幅幅有趣的树叶小人,展示在班级的作品区、或是公共区域走廊的过道上。让幼儿置身于自然与美交融的环境中,更能促进和激发他们自我创作表现的欲望。

3.区域环境创设

对于班级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因为有了自然材料的不同呈现而显得别样生动。在游戏柜和材料架上,用篓子和材料盒分类放着不同时期收集来的材料,贝壳、石子、树枝、种子等,种类不仅齐全,数量也较多。尤其是幼儿喜欢的美工区,整齐有序的几块空心砖区分在区域之间,成为区域分割的标志。当然,其他区域也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合理划分。一个大大的树根和几个漂亮的大贝壳,可以是幼儿绘画的舞台,也可以是游戏时的玩具。一根大树杈和一个栅栏靠在墙角、相互交错,就是成了班级窗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区域间丰富的自然材料创设,更有随季节变化填充特有的材料,幼儿创作的自然材料不仅丰富多样、每种品类数量也比较充足。例如观察一个果实的外部特征,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各种感官观察它的内部特征,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式。真正有观察、有记录、有思考,爱探究,爱想问题。我们也可以物尽其用,让材料增生有趣的东西出来,投放到更多区域里、集体教学里,幼儿小组当中等等,让幼儿有更多的参与与探究,多渠道的方式才能让幼儿感受到有意义、有价值,从而把自然材料真正地用到实处。

总之,真实、生动、有趣,创意的自然材料带给幼儿更多的空间与灵感,也为他们自主游戏提供了物质基础。更是他们习得知识经验的宝贝,我们更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给与他们与自然材料进行对话的机会,相信将原生态、低结构的自然材料提供给幼儿,引导他们与真实接触、向自然求真,感受大自然赋予的创意与快乐。我坚信创意无限的孩子们,定会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刘美:自然主义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的投放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

[2]康静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新课程:小学(10),2016.

[3]潘多莉.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与思考[J]. 家教世界,2021(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