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拥军
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61
文物保护工程是以保护《文物法》规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为最根本要求的工程。与一般建设工程相比,在工程的对象、目标以及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预(概)算是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和控制文物保护项目经费的依据。预(概)算编制的科学、全面、准确与否,不但影响文物保护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也对文物保护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
1.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性
文物保护工程,是指对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和其他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的保护工程。“ 文物保护工程是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和相关环境进行整治的技术措施” ,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工作。
与一般建设工程相比,文物保护工程在价值评估、技术方法、研究程度、多学科综合、管理方式等五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1.1 价值评估的差异性
一般建设工程是以实现使用功能为目的的建设行为,而文物保护工程是以认知、保全和传承文物价值为核心的技术行为。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一般建设工程对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价值通常情况下不予研究和考虑,但文物价值研究和评估是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
1.2 技术方法的差异性
文物保护工程面对的是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建造行为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等。我国幅员辽阔,文物类型复杂,这些文物分布在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营造工艺不同、保存环境不同。因此,与一般建设工程相比,文物保护工程所面对的对象不是简单的自然场地条件,而是经前人改造和建设后的既有场地、结构。每一项文物保护工程都是独立的,这种既有性、独立性决定了文物保护技术多属非标准化技术,文物保护工程在勘察、设计和实施中不能套用、也无法完全套用现有的技术方法。在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同时,更要针对文物保护对象开展专项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3 研究程度的差异性
一般建设工程的研究工作多在勘察设计阶段完成。由于文物保护工程的既有性、独特性、复杂性,对于某些隐蔽结构,在勘察设计阶段是无法探测的,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深入认识保护对象。所以研究工作是贯穿文物保护工程全过程的,这也是文物保护工程与建设工程的最大区别。从这一角度讲,文物保护工程无法套用现代工程的技术标准,应视为具有研究性的技术行为。
1.4 多学科应用程度的差异性
一般建设工程面对的技术问题、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对集中单一。但文物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物保护工程必然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等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过程。如重庆大足千手观音保护工程涉及宗教、美术、地质、环境、测量、检测分析及传统工艺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这种特点显然是一般建设工程不具备的。
1.5 管理方式的差异性
文物的特性还决定了文物保护工程不能完全照搬建设工程的管理体系,应该针对文物和文物保护行为的特殊性,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国内外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体系。
正是由于文物保护工程自身具有的这些特殊性,对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工程造价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文物保护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懂得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文物建筑构造、工程材料,熟悉涉及到的工艺技术、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等内容,从而编制出能真实反映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要求并符合文物工程实际情况的预(概)算。
2.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设计方案内容
虽然预(概)算在文物保护工程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许多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单位在对预(概)算进行编制的过程在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依旧存在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导致编制的预(概)算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设计方案内容。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和(或)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原因。文物保护单位领导和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没有从工程实际出发,不是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的设计文件的内容和要求组织预(概)算的编制,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给出一个预算金额要求预(概)算编制人员编凑出这个金额,导致预算编制人员没有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根据领导的要求凑数交差。二是预算编制人员的原因。预算编制人员不能准确、全面领会设计意图,甚至不能完全读懂设计文件,导致编制的概预算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设计内容。
2.2 定额套用问题
在进行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过程中,离不开对定额的套用。但在实际套用定额时,由于受到编制人员自身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概)算编制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一是编制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因素,存在故意错套、高套定额现象,对此不展开分析和探讨。二是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因素,主要在于对定额的套用以及理解不同。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人员的不同,其对定额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一些工程项目内容往往是找不到对应的定额的,因此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往往就只能够选用类似定额或套用补充定额,而此时在套用定额时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定额套用的问题对于文物保护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工程量计算不准确问题
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是预(概)算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编制人员对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不熟练或是完全就没有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其次是编制人员不能根据设计文件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导致计算出的工程量与现场实际出现较大偏差,这一问题在古城墙修缮设计方案的土方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第三是设计深度的问题,由于设计文件对某些设计内容没有给出明确说明或没有明确设计尺寸,导致预(概)算编制人员在计算该部分内容的工程量时全凭自己对项目和现场的理解和猜测,导致工程量出现偏差。
2.4 材料价格问题
由于文物保护工程所需要的传统材料的特殊性,如砖、瓦、石料、生石灰等材料因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处于监管或关停状态,导致这些材料的供应和价格波动较大;再如木料,一是一些大型古建筑维修所需要的木料品种和规格不容易购买的到,二是定额中的木材消耗量和单价是以锯成材(板方材、模板料、样板料)和规格料(手工木门窗木料)表现的。但实际中,木材的消耗量和单价都是按原木来计算的,这就需要将定额中的锯成材和规格料按一定系数折算为原木量,并将定额中的锯成材单价换成原木的市场价。
但编制人员在编制预(概)算文件时,并未考虑到这些传统材料的特殊性,也未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只是单纯采用预算定额中给定的材料价格,导致材料预算价格和实际采购价格差别较大,严重影响后续阶段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5 编制依据不完整的问题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范》(T/CCEAS005-2023)和《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审规程》(CECA/GC5-2021)在编制依据章节,都明确说明在概、预算的编制中要拟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把常规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编制依据。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部分预算编制人员对方案涉及到的有关施工工艺了解不够;或对文物保护工程现场了解的不够深入,未能全面收集预(概)算编制所需要的工程资料;或是对于些复杂的文物保护工程在涉及到跨学科、跨领域的问题时,对这些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和手段了解的不多,导致编制的预(概)算结果在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措施的选用、施工组织平面布置以及材料的运输方式等方面与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方案及现场存在明显的差异。
3.提高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质量的对策
3.1 建立预(概)算编制管理体系
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构建合理的预(概)算编制管理体系,组织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相关专业人员对预(概)算编制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提高预(概)算编制质量。一是对预(概)算编制的依据进行审核,确保编制所用的各种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可靠性。二是对使用的定额、预(概)算的编制说明、工程量的计算方式、材料预算价格、费用计算等进行审核,确保预(概)算编制过程严谨有序。三是对预(概)算编制成果文件进行审核,确保预算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单位内部预(概)算编制管理体系的监督和审核,加强预(概)算编制过程的严谨和规范,从而提高预(概)算编制文件成果的质量。
3.2 进一步提高预(概)算编制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作为合格的文物保护工程预算编制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其专业知识结构也应是多方面的。不但要熟悉常用定额,掌握工程计量、计阶等知识,还要懂得各种类型文物建筑的构造、各种传统材料,以及熟悉文物建筑的修缮技术、施工工艺以及古建筑施工规范等内容。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扎实提高技术实力和执业水平。
3.3 全面收集工程资料
在开展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的前期阶段,就要最大限度地收集与预算编制有关的各种资料,在此基础上做好文物保护工程的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工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设计文件的内容,草拟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所需要措施项目、施工材料的布置及运输方式、现场平面布置等内容。只有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工作。
4.结束语
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预(概)算编制的特殊要求。要提升文物保护工程预(概)算编制质量,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需从自身出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编制过程的监督审核;同时,要注重提高预(概)算编制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未来,随着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还需持续探索和完善预(概)算编制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文物保护工程。
参考文献
[1]《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学习资料》勘察设计通论,2020,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2]《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学习资料》施工通论,2020,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3]《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范》(T/CCEAS005-2023),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4]《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审规程》(CECA/GC5-202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5]张志昂.概预算编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智能城市,2020,6(21):74-75。
[6]李长江.解读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与对策[J].居舍,2020(3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