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检修工作
王涛 林盛兴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1
引言:电力机车作为现代铁路运输的核心装备,以其高速、高效、大运量等优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车载安全防护系统作为电力机车的“ 安全卫士” ,能够实时监测机车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然而,随着电力机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行里程的增加,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检修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检修工作,确保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成为当前铁路运输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概述
电力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保障体系,它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旨在全方位、实时地监测机车的运行状态,为机车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走行部安全监测子系统、高压设备绝缘监测子系统、列车供电监测子系统、防火监测子系统等。
走行部安全监测子系统主要负责对机车走行部的关键部件,如车轮、轴箱、齿轮箱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在部件上的传感器,采集振动、温度、冲击等信号,并运用先进的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部件的故障隐患,如车轮踏面擦伤、轴箱轴承故障等,避免因走行部故障引发的脱轨等严重事故。高压设备绝缘监测子系统则专注于监测机车高压设备的绝缘性能,如受电弓、主断路器、高压互感器等。通过对绝缘参数的实时测量和分析,能够提前发现绝缘老化、击穿等问题,防止高压设备故障导致的电气火灾和供电中断等事故。列车供电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列车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供电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列车上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防火监测子系统通过在机车关键部位安装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机车内部的火灾隐患,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为乘务人员争取宝贵的灭火时间,减少火灾事故的损失。
2 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现状
2.1 检修无细化要求
目前,在电力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检修工作中,存在着检修要求不够细化的问题。一方面,检修规程往往只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主要部件的检修周期和大致方法做出了规定,但对于一些细节部分和关键环节,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质量标准。例如,在传感器校准方面,没有详细规定校准的精度要求、校准周期以及校准方法的具体步骤,导致不同检修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影响了检修质量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对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缺乏针对性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流程。当系统出现故障报警时,检修人员往往只能凭借经验进行排查,缺乏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导致故障排除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因为误判而延误检修时机,给机车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2.2 技术储备困难
随着电力机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车载安全防护系统也采用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如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虽然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但也给检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检修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系统的发展变化。然而,目前铁路运输部门在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培训内容和方式往往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导致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2.3 检修企业问题
检修企业在电力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检修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检修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检修设备和技术人才,难以承担复杂系统的检修任务。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检修质量,存在偷工减料、简化检修流程等现象,给机车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此外,检修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不同企业检修后的系统性能和质量存在差异,影响了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检修侧重点
3.1 注重产品功能
在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的检修工作中,注重产品功能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检修人员要深入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和工作原理,对每个子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例如,对于走行部安全监测子系统,要检查传感器是否能够准确采集振动、温度等信号,数据传输是否稳定,报警功能是否灵敏可靠。通过模拟各种故障工况,检验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出警报,并提供有效的故障诊断信息。同时,要关注系统功能的更新和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商会对系统进行功能优化和改进,检修人员要及时了解这些变化,并按照要求对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系统始终具备最新的安全防护功能。此外,还要对系统的操作界面进行检查,确保其简洁明了、易于操作,方便乘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系统信息。
3.2 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是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检修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机车运行环境复杂,长期受到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系统中的部件可能会出现磨损、老化、松动等问题,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检修人员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隐患排查。一方面,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线路连接检查、部件紧固情况检查等,及时发现明显的故障迹象。另一方面,要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仪、振动分析仪等,对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深入检测,分析部件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此外,还要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描述、发现时间、处理措施等,以便跟踪和复查。对于一些重大隐患,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机车在隐患消除前能够安全运行。
3.3 技术支持
强大的技术支持是保障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检修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库,收集和整理系统的设计图纸、技术手册、维修指南等资料,为检修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参考。同时,要及时更新技术资料,确保其与系统的实际状态保持一致。其次,要加强与制造商的技术合作。制造商对系统的技术和性能最为熟悉,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检修企业要与制造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及时了解系统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检修要求。在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时,要及时向制造商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难题。此外,还要鼓励检修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改进活动。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优化检修流程,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预测部件的故障趋势,提前制定检修计划,实现预防性检修。
结语:电力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检修工作是保障机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当前,该系统的检修工作面临着检修无细化要求、技术储备困难以及检修企业问题等诸多挑战。为了提高检修水平,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我们需要从注重产品功能、加强隐患排查和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通过建立细化的检修规程、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技术资料库、加强与制造商的合作以及鼓励技术创新等手段,不断提升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修企业的管理能力,为电力机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戎彦杰.电力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检修工作探讨[J].装备机械,2022,(01):50-51.
[2]高翔宇.电力机车检修问题与科学方法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29):110-111.
[3]潘洁.电力机车检修业务和技术发展展望[J].建材与装饰,2020,(11):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