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优化
王振宇
天能化工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 832000
引言
随着工业 4.0 的推进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自动化仪表作为获取生产过程信息、实现精准控制的核心设备,其性能与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当前,自动化仪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场景,但在复杂工况下,仍面临测量精度易受干扰、设备维护成本高、与新兴控制系统兼容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及优化方法,对于推动工业生产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场景
(一)应用现状
近年来,自动化仪表技术不断进步,从传统的机械式、气动式仪表向电子式、智能型仪表转变。智能仪表具备数据存储、自动校准、远程通信等功能,在工业生产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同时,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结合更加紧密,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到控制执行的完整闭环,为工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支持。
目前,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覆盖生产全过程,包括原材料检测、生产过程监控、成品质量检验等环节。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仪表应用水平存在差异,部分中小企业仍在使用老旧仪表,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具体应用场景
1.石油化工领域
在石油化工行业,自动化仪表是保障生产安全与高效的关键。它时刻监测着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重要参数。像原油开采时,压力变送器如同敏锐的“ 哨兵” ,实时反馈油井压力,让开采在安全稳定的轨道上进行。精馏塔运作中,温度仪表精准把控塔内温度,为产品纯度保驾护航。而在线分析仪表更是“ 智慧大脑” ,能实时剖析油品成分,为生产工艺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借助这些自动化仪表,石油化工生产得以优化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与产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2.冶金领域
冶金生产环境复杂恶劣,高温、粉尘、振动时刻考验着仪表性能。自动化仪表在冶金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高炉、转炉等设备的参数进行严密监测与精准控制。高炉炼铁时,红外测温仪像忠诚的“ 卫士” ,紧盯炉体温度,防止局部过热损坏设备。流量仪表则精心调控冷却水流量,确保设备有效冷却。在原料配料环节,称重仪表化身“ 公平秤” ,精确计量,保障冶炼物料平衡,助力冶金生产稳定运行,产出高质量产品。
3.智能制造领域
智能制造时代,自动化仪表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生产迈向智能化新高度。在汽车制造生产线,视觉检测仪表如同“ 火眼金睛” ,自动检测零部件尺寸与外观,大幅提升质量检测效率。传感器网络宛如“ 神经末梢” ,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这不仅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还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让智能制造工厂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出强大活力。
二、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测量精度受环境干扰
工业生产现场环境复杂,温度波动、电磁干扰、粉尘附着等因素易影响自动化仪表的测量精度。例如,在化工车间,强电磁设备会干扰电子仪表的信号传输,导致测量数据偏差;在高温环境下,部分仪表的传感器性能下降,无法准确反映实际参数,影响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
(二)设备维护成本高且难度大
自动化仪表的维护涉及校准、维修、更换等环节,部分精密仪表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维护成本较高。同时,一些老旧仪表的备件供应不足,维
修周期长,影响生产的连续性。此外,仪表分布分散,人工巡检效率低,难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增加了设备突发停机的风险。
(三)系统兼容性与数据整合不足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自动化仪表通信协议存在差异,与企业的ERP、MES 等管理系统对接困难,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仪表数据无法有效整合分析,难以为生产决策提供全面支持。部分企业的自动化仪表仍采用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数据传输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弱,不适应智能化生产的需求。
三、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化策略
(一)技术升级,提升仪表性能与抗干扰能力
选用具有抗干扰设计的智能仪表,如采用光纤传输信号的仪表,减少电磁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高温、高粉尘等特殊环境,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仪表材质,提高仪表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激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提升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
定期对仪表进行校准和检定,采用自动化校准设备,提高校准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关键参数监测仪表,采用冗余设计,确保在单台仪表故障时,备用仪表能及时投入使用,保障生产连续运行。
(二)强化管理,降低维护成本与难度
建立完善的仪表维护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根据仪表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状况,实行分级维护。对关键仪表增加维护频次,对一般仪表采用预防性维护与故障维修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运维平台,通过远程监控仪表运行状态,实现故障预警和远程诊断,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
加强仪表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各类自动化仪表。与仪表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障备件供应和技术支持,缩短维修周期。
(三)系统整合,实现数据高效共享与利用
为实现工业生产中自动化仪表的高效协同与智能升级,需从通信与数据应用、技术融合两方面发力。一方面,统一自动化仪表的通信协议,采用 Modbus、Profibus 等标准化数字通信接口,保障不同仪表间以及仪表与控制系统能无障碍顺畅通信。同时,搭建工业数据平台,把分散在各处的仪表数据集中采集、存储并深入分析,打破数据壁垒,让生产管理能获取全面且实时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自动化仪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借助数据分析挖掘生产潜在规律,优化工艺参数。比如利用历史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提前预判产品质量,动态调整生产过程,全面提升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准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其应用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测量精度受干扰、维护成本高、系统兼容性不足等问题。通过技术升级、管理强化、系统整合等优化策略,可有效提升自动化仪表的性能和应用水平,推动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仪表将向更智能、更可靠、更集成的方向发展,为工业生产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振夏,杨林多.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的精度控制与优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5(03):108-111
[2]成瑞国.净化装置仪表选型与维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04):0100-0103
[3]陈金雷.浅析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21):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