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监理对工程进度控制的影响及策略
周丹莉
中冶南方武汉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扩大和技术复杂度提升,进度管理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施工监理通过专业的监督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和纠正进度偏差。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监理单位存在监督不到位、协调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进度控制效果不佳。研究监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对提升工程建设的时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 施工监理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作用
施工监理在工程进度控制中承担着关键角色,其作用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计划编制阶段,监理单位负责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关键线路安排科学,资源调配均衡。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通过日常巡检和专项检查,实时监控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偏差,及时发现滞后环节。对于进度偏差问题,监理需组织专题会议分析原因,提出纠偏措施并监督落实。在工序交接和验收环节,监理严格把控质量关,避免因返工延误工期。面对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变化,监理需快速评估对进度的影响,协调各方调整施工计划。通过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监理促进业主、设计、施工等参建方的高效沟通,化解进度矛盾。建立完善的进度报告制度,监理向业主定期提交进度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系统性的监理工作,对保障工程按期完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当前施工监理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
2.1 监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监理人员在进度控制方面存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在进度计划编制和动态调整方面缺乏系统培训。部分监理工程师对现代进度管理工具和方法掌握不全面,导致在实际监理过程中难以发现进度计划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这种专业能力的欠缺往往造成监理意见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为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进度管理建议,最终影响项目整体进度目标的实现。
2.2 监理工作主动性不足
部分监理单位在进度控制中处于被动状态,主要表现为对进度计划的审核流于形式。监理人员往往仅满足于收集进度报表,而忽视了对施工过程的实时跟踪和现场检查。这种工作方式使得监理难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错失了最佳的纠偏时机。同时,监理对施工单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估不足,也导致其对进度滞后的预警能力较弱。
2.3 监理协调机制不完善
监理在参建各方的进度协调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表现在沟通渠道不畅和协调效率低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协调机制,监理难以及时解决设计变更、材料供应等影响进度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多专业交叉施工时,监理对施工界面管理和工序衔接的统筹能力不足,导致各专业施工进度相互制约,严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效果。
2.4 监理进度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
监理单位在进度管理过程中存在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对发现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跟踪闭环机制。在施工进度出现偏差时,监理方虽能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但对整改措施的具体落实和实际效果缺乏持续监督。部分监理人员习惯于将进度问题简单推给施工单位处理,未能主动协助制定切实可行的赶工方案。这种管理方式使得进度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最终造成进度延误的累积效应。
3 提升监理进度控制效果的策略
3.1 强化监理团队专业能力建设
监理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影响进度控制效果,需要建立系统化的能力提升体系。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计划,针对总监、专监和监理员分别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重点培养进度计划编制与审查能力,使监理人员能够识别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关键路径与风险点。加强现代管理工具应用培训,包括BIM 进度模拟、项目管理软件操作等实用技能。建立监理人员执业能力认证制度,将进度管理能力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定期组织行业交流活动,学习先进项目的进度管理经验。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沉淀监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的能力建设,打造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监理团队。
3.2 构建智能化进度监控体系
数字化转型为监理进度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采集施工机械运行、人员出勤等关键进度数据。开发监理专用进度管理平台,集成计划编制、进度填报、偏差分析等功能模块。应用图像识别技术,通过现场监控摄像头自动识别施工工序完成情况。建立进度风险预警模型,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潜在延误风险。推行移动监理模式,通过智能终端实现现场进度问题的即时记录与跟踪。
3.3 完善进度协同管理机制
进度控制需要各参建方的协同配合,监理应当发挥核心协调作用。建立分级会议制度,针对不同层级的进度问题召开专题协调会。设计标准化的沟通流程,明确进度问题的上报、处理和反馈时限。推行联合巡检制度,对关键线路施工组织多方共同检查。构建进度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施工计划、资源调配等信息的透明化。建立争议快速解决机制,避免因责任推诿导致的进度延误。培养监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在复杂局面下的斡旋艺术。通过完善的协同机制,形成进度管控的强大合力。
3.4 优化监理工作标准与流程
规范化的监理流程是保障进度控制效果的基础,编制详细的监理进度控制工作手册,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标准。设计差异化的监控策略,针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工序实施分级管控。建立进度计划动态审查机制,定期评估施工计划的可行性。优化监理日志记录要求,确保进度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简化进度问题处理流程,缩短从发现问题到落实整改的时间周期。建立监理工作质量抽查制度,定期评估进度管控的执行效果。通过流程再造和标准提升,实现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3.5 创新监理考核激励机制
科学的激励制度能够有效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进度控制效果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设计差异化的薪酬分配方案,对表现优异的监理团队给予专项奖励。推行监理服务质量与收费浮动机制,激励监理单位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监理责任追溯制度,对重大进度失控事件进行责任认定。定期开展监理单位信用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市场准入挂钩。设立进度控制专项奖励基金,表彰在进度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通过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升监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束语
施工监理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作用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发挥。未来应强化监理队伍建设,完善进度监管机制,推动监理工作向全过程、精细化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提升监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主动性,实现工程建设进度的高效管控,为项目按期优质完成提供坚实保障,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雅琼.电力工程施工监理的工程进度控制分析制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1,(13):84-85.
[2]魏宝权.电力工程施工监理的工程进度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242-243.
[3]文平.电力工程施工监理的工程进度控制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218.
[4]陈双;王世凤.建设工程施工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07.174
[5]马海涛.现场施工监理对建筑工程进度及质量的影响[J].科技风,2017,(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