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张多林
身份证号码:642223198703200619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基础水利水电设施的水库,在提供水资源、防治洪涝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今日,我国水库建设数量已经超 8 万座。其中土石坝是水库建坝的常见坝型,具有施工简单、价格便宜等优势。然而土石坝在使用过程中,因渗漏失稳状况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果水库大坝出现渗漏问题,不仅威胁着坝体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会影响大坝的功能性,造成水资源浪费,从而为我国国民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时期,加强水库大坝防渗漏技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水库大坝而言,降低水量流失、避免坝体失稳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防渗漏施工,并在防渗漏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
1 灌浆技术定义
所谓灌浆技术就是借助设备用一定的压力将水泥浆等具有填充密封作用的材料灌注到岩土或者既有构筑物等结构中,达到加固的效果。在大坝工程中,技术人员计算好灌浆材料用量后将容易硬化的液体填充到大坝空隙当中,借助固井设备完成填充工作,提高大坝结构的整体性。灌浆技术有着突出的优势,较高的应用价值,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大坝中。灌浆技术对大坝建设质量有着深远的应用,通过合理应用灌浆技术可以将水利水电结构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并且不会严重影响周围环境,有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保证工程以及周边居民、建筑物的安全。
2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如今,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有了更高的重视,不但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并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模与数量都还在不断的扩大。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尽可能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加强施工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必须要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有高度的重视,在实际过程中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与效果,使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强度有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并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施工中的重难点所在,倘若所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缺乏足够的质量,就将对后续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无法正常运行。所以,一定要在实际工程中合理运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以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防渗处理
使用灌浆技术处理水利水电大坝工程时首先做好灌浆补强处理。在劈裂灌浆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先根据实际情况布孔,通常按照直线单布孔方式在河床段沿坝轴或偏上游位置进行布孔,采用两排或者三排孔的方式在一些存在风化石块的位置布孔,注意做好布孔位置的合理选择,确保防渗帷幕连续合理。按照 3-5 m 的距离进行单排孔布孔,按照 1.5-3
m 的范围控制多排孔布孔间距,并且做好灌浆压力的合理控制,保证和大坝施工需求相符合,将灌浆施工质量水平提升。
3.2 钻孔施工
为了提高工程的有序性,钻孔前做好施工场地的现场勘察,确定好灌浆孔深度与直径的相关数据,如果钻孔的深度与直径不满足设计需求,后续灌浆液将无法顺利注入,从而导致整个工程无法正常进行。为保证灌浆孔的质量,钻孔施工过程中及时测算孔洞的斜率,发现不满足要求的孔洞时,利用相关补救方案进行改正,防止因灌浆孔深度不足而造成难以灌浆。最后为了避免钻孔施工中出现塌方现象,工程中严格控制好钻机钻进的速度以及转速等参数。钻孔施工完成后,首先确保每一个灌浆孔都是合格的,接着再对这些符合要求的灌浆孔做好全面冲洗工作,使用高压水流把灌浆孔里面的污物、杂质等冲刷干净,为后期灌浆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清洗过程中控制好高压水流的速度以及冲洗强度,保证对灌浆孔全面清洗的同时不破坏孔洞结构。
3.3 灌浆施工
一般而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方式主要包括了纯压灌浆与循环灌浆,具体来看,前者适用于裂缝较大且灌浆孔层较浅的岩层当中,在进行施工时,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控制好灌浆液的浓度。倘若浓度过高,就会对灌浆施工的整体效果及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倘若选择循环灌浆施工技术,就能够分成孔口循环灌浆以及孔内循环灌浆的方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确保灌浆的通畅性,保证管道当中的浆液可以顺利的流动,从而实现更好的流动效果,提高灌浆质量。此外,相关人员还要提高施工流程的准确性。具体来看,当下应用非常广泛的关键流程基本能够分成一次性灌浆、从下到上分段灌浆和从上到下分段灌浆的方式。如果选择一次性管灌浆,就需要针对钻孔的深度进行严格控制,必须要一次性顺利完成。倘若选择了从上到下的分段灌浆,就要对此过程内的灌浆压力实施严格控制,从下到上的分段灌浆则需要做好对于时间间隔的控制。
4 保障措施
1)对施工过程严格把控。首先,要对施工图纸和方案进行审查。在施工之前,施工方要仔细研究施工方案,并根据勘察数据,对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施工规程和各种施工工艺指标,正确掌握施工方案,对建设团队进行适当的安排。其次,加强施工材料和设备性能的检验,对各批建筑物料进行质量检验,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取样、试验。此外,由于工程使用的机器设备比较多,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必须对工程设备进行事前检查和使用后的维护保养,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同时,还会定期举办施工技术培训,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经验和技巧,提高施工技术。
2)注重施工质量检查。为了保证高喷固结体质量,在工程建设中要重视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确保其施工的质量符合规定。如有质量问题,应由施工人员仔细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大坝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其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运行。在施工条件、地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灌浆技术虽然受到限制但是依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灌浆技术,充分发挥灌浆技术的优势,提升水利水电大坝施工质量。文章重点从工程防渗处理、裂缝处理以及施工中冒浆问题的处理方面探讨了灌浆技术应用要点,并且分析了优化灌浆技术的措施,希望有助于灌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81-82.
[2]李安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的运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2,20(09):53-55.
[3]杨自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