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研究
刘璐璐
淄博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引言
在水利项目执行阶段,鉴于项目庞大、周期长、涵盖环节众多,风险要素难以避免。水利项目所遭遇的风险范畴广泛,涵盖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多个层面,可能受政策、环境、市场等外部要素影响。如何高效辨识、评价与控制风险,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与圆满竣工,是一个关键议题。
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评估
1.1 风险评估模型与框架
风险评估是对各种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综合判断。风险评估模型和框架通常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定量评估将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通过数值化手段进行量化,常用的模型有概率-影响矩阵、蒙特卡洛模拟、决策树分析等。这些模型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持,降低风险的实际影响,从而为决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定性评估则针对难以量化或主观性较强的风险,通过专家判断、情境分析、具体影响项目等方式,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性分析。二者结合起来,既能保证在全面评估已识别风险时,既有特定的数值支持,又能兼顾不能进行量化分析的复杂因素,只有这样风险决策才能更加周全。
1.2 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定性评估方法。专家评估法依赖于相关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判断,形成对风险的定性评估。这种方法适用于不易量化的风险,如自然灾害的影响、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等。通过集思广益,专家们可以对风险进行多维度分析,提供深刻的见解和建议。此外,专家评估法还可以结合德尔菲法进行多轮问卷调查,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SWOT 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分析工具,通过识别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水利工程的内外部环境。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评估风险,还能为制定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在水利工程的风险评估中,SWOT 分析能够有效整合各类信息,帮助管理者从不同角度识别和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2)故障树法。此方法属于系统分析法,是针对特定安全事故,以图形化方式对事件原因和发生过程逻辑关系展开分析。应用此方法可以找到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针对安全事故特点制定防治措施,特别是系统失效、设备故障等方面的风险。本工程建设期间,技术人员利用该方法对涡轮机潜在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找到的故障因素分别为材料缺陷、设备老化以及操作失误,按照以上风险发生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及设备应急管理预案。电气设备系统复杂,而利用此方法能够辅助管理者对设备风险进行深刻的认识,以及时应对此类事故,保证设备安装、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性。(3)定量评估方法。概率风险评估法是一种通过概率理论对风险事件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并结合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通过构建概率模型,管理者可以量化不同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从而优先处理高风险事件。在水利工程中,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估算,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模拟与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评估工具,通过构建模型对复杂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变量对系统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方法包括蒙特卡罗模拟,它通过随机抽样生成大量可能的情景,评估项目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这种方法能够揭示出关键风险因素,并评估其对项目整体风险的贡献。敏感性分析则专注于识别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变量,以便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些因素。
2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评控制措施
2.1 安全技术交底标准化
首先,对交底内容进行标准化梳理。构建风险识别清单,要求项目方根据项目特征,如基坑、高边坡、爆破作业等,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风险清单,定义各类作业的风险等级及后果,可引入风险矩阵表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量化分析,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 3 个等级,进行差异化灵活交底。其次,针对构建的风险清单,相关单位需构建对应的安全技术防控措施库,涵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实现更全面的标准化控制,且各项措施应配备应急方案支持,为此,要求相关单位编制突发事件应急交底模板,整合联络机制、策略路线、救援设备位置等关键信息,区分不同场景的响应流程,确保作业人员知风险、懂应对。在完成交底内容标准化编制后,相关单位需对交底形式进行标准化控制,采用多媒体工具,结合图文手册、视频演示、VR 模拟等方式,直观展示水利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场景,示范正确操作。制作标准化交流课件库,按作业类型分类存储,便于安全培训时快速调用和更新;同时,规范交底过程中的语言术语,打造水利项目安全管理术语库,统一专业术语表述,避免理解歧义。
2.2 过程监控与管理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监控与管理作用。在施工进度方面,系统通过与项目管理软件集成,实时跟踪各施工环节的进展情况。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界面直观地了解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及时发现进度滞后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施工质量监督同样是系统的重要功能。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系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混凝土的浇筑均匀度、表面平整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质量问题,系统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责任人,督促其进行整改。人员操作规范检查也是系统监控的重点。系统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和行为分析,检查施工人员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如在高处作业时,系统可以识别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若发现违规行为,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进行教育和处罚。
2.3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置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置机制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洪水灾害、坍塌事故、机械伤害等多种突发事件,制定分类分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配备抢险救援设备和防护用品,定期检查更新应急物资。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通过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构建应急指挥系统,完善信息报告和通信联络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和科学处置。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制定详细的处置流程,包括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伤员救护和事故调查等环节。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提升事故处置效率。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事故防范责任,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闭环。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客观评估安全风险,确定各类风险隐患的发生概率后,再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与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将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达成预期的安全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中海.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4,3(4):125-128.
[2]康健,刘玉成,黄少争.解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J].水上安全,2024(8):155-157.
[3]王丽娟,杨文静,华智敏,等.浅析水利建设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陕西水利,2023(3):171-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