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樊金香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038300

引言

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 黄金期” 和“ 转型期” 。他们的识字量已基本满足独立阅读的需要,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认知与社会性发展都渴求更丰富、更深刻的精神营养。整本书相较于单篇短文,拥有更复杂的人物形象、更完整的故事情节、更宏大的叙事结构、更深刻主题意蕴,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更为深入的情感体验。

一、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特殊意义

1. 整本书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持续地投入注意力,跟随书中的情节发展和思想脉络,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连贯性大有裨益。同时,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架构以及多元的主题表达,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具有特殊意义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整本书阅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维训练平台。书中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有助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对于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型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再者,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通过阅读整本书,他们可以在书中找到共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阅读指导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逐字逐句讲解、提问回答的方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单一的指导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缺乏系统规划

在小学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阅读书目选择随意,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这导致学生的阅读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阅读框架,难以真正实现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

3.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对于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的阅读结果上,如是否读完、是否完成阅读作业等,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机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收获,也不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 三段七步” 全程指导策略的构建

“ 三段七步” 全程指导策略将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过程划分为起始、过程和结束三个阶段,涵盖阅读前的准备、阅读中的方法指导以及阅读后的总结与拓展等七个步骤,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1. 起始阶段:预热与规划

此阶段包含两步,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整本书阅读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步:趣味导入。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如播放与书籍相关的精彩视频片段、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片段、展示精美的插图等,引发学生对书籍的好奇和期待。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鲁滨逊在荒岛上求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书中的惊险场景,从而激发他们深入阅读的欲望。

第二步:目标设定。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阅读目标,结合书籍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明确、具体且可衡量的阅读目标。这些目标不仅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知识点等认知目标,还涵盖培养阅读习惯、提升思维能力等情感和技能目标。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除了要求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事迹外,还可以设定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战争谋略等目标。

2. 过程阶段:方法与引导

该阶段包含三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书籍内容。

第三步:方法指导。教师向学生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批注阅读等,并结合具体章节进行示范和讲解。在阅读《草房子》时,对于描写细腻、情感丰富的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和情感表达;对于介绍背景信息或次要情节的部分,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快速了解大致内容。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拓宽视野、深化理解。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在阅读《小王子》后,组织学生讨论“ 小王子为什么要离开他的星球” “ 玫瑰和狐狸在小王子心中的不同意义” 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问题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如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上下文、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和解答,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例如,在阅读《昆虫记》时,学生可能对书中一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不太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科普资料,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3. 结束阶段:总结与拓展

此阶段包含两步,主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第六步:总结分享。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总结和分享活动,让他们以书面报告、口头演讲、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和体会。通过总结分享,学生可以梳理自己的阅读思路,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例如,在阅读《夏洛的网》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友谊的感悟。

第七步:拓展延伸。教师根据书籍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主题写作、知识竞赛等,将阅读与其他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在阅读《西游记》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书中的角色,重现经典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还可以开展以“ 神话故事中的科学元素” 为主题的写作活动,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四、结论

整本书阅读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有效的指导是其能否真正发挥价值的关键。本研究提出的“ 三段七步” 全程指导策略,强调教师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角色,将指导工作贯穿于阅读活动的始终,旨在变“ 被动阅读” 为“ 主动探究” ,变“ 浅尝辄止”为“ 深度浸润” ,变“ 负担压力” 为“ 成功体验” 。

参考文献:

[1]洪晓晶.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4, (41): 17-20.

[2]刘玲玲.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J].读写算, 2024, (26): 44-46.

[3]常玲. 浅议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J]. 成才, 2024,(12):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