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研究
陆璇璇
北部湾大学 广西钦州 535011
在数智时代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教师的角色和能力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多依赖传统的课堂讲解和板书方式,而现在各种智能化工具、学习数据平台以及人工智能批改和口语评测系统已经逐渐进入校园,这些新工具在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个性化学习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但是现实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教师对这些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还不够充分,往往停留在简单演示或者被动依赖的层面,另一方面,教师在如何把数智化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上缺乏系统的经验。基于这样的情况,研究小学英语教师在数智时代的核心素养构成,并且探索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希望通过文献分析、案例梳理以及实践,能够揭示小学英语教师在专业素养、数智化素养、教育情怀与反思发展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从而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数智时代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
1.1 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最初多应用于学生发展层面,但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教师也需要相应的核心素养来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会讲英语、懂得语法知识那么简单,而是要能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数智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扩展,包括对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对课堂数据的解读与反馈,以及跨文化意识的提升等。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应当是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与数智化能力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型素养,它既有学科属性,又带有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1.2 数智化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的特殊要求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更多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平台进入学校,教师要会合理使用这些工具,比如借助AI 口语评测帮助学生纠正发音,或者利用学习平台的数据来发现学生在单词记忆和句子运用上的薄弱点。教师不再只是把课本知识讲给学生听,还要成为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能够把数智化的资源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起来,形成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信息筛选与判断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系统推荐,而是能够在多种工具中找到最适合自己课堂的方式,这其实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3 核心素养的构成框架
综合前人的研究和现实案例,可以把小学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划分为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学科专业素养,这是根本,包括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力。其次是教育信息素养,在数智环境下,这部分显得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会操作各种教学工具,还要会用数据分析来调整课堂决策。再次是教育情怀与价值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关注教育公平,避免让技术取代人的关怀。最后是教师反思与发展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结合教学数据进行改进,并且通过校本研修、线上学习或共同体交流来实现专业成长。这样一种构成框架说明,小学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维度,而是一个多维度、相互支撑的整体。
2 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2.1 学科专业素养
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这是所有教学能力的基础。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还要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同于中学和大学阶段,他们更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需要解释词义,更要通过歌曲、绘本、游戏、戏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使用语言。比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了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通过重复性句型和生动的插图,引导学生在跟读中掌握颜色和动物词汇,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单词并理解句子结构。由此可见,学科专业素养不仅是语言知识,更体现在如何把这些知识与小学教育阶段的特点结合。
2.2 数智化教学素养
在数智化时代,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发生了新的延伸。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教学方法,还要能熟练应用多种教育技术工具。例如在课堂上使用智慧黑板展示互动课件,或者利用AI 口语打分系统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实时反馈。这样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快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实现即时调整。某市一所实验小学曾开展过一次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将全班学生的口语数据同步上传到智能分析平台,平台自动生成语音错误分布图。教师通过图表发现学生普遍在长元音发音上存在困难,于是及时增加了针对性的发音训练环节。这说明教师需要具备数据解读能力和课堂设计的融合能力,而不仅仅是被动使用工具。如果缺乏数智化素养,教师就可能只是让学生看一看平台报告,却无法真正把这些数据转化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2.3 教育情怀与价值观
除了专业和技术层面,小学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还包括教育情怀和价值观。数智化的发展虽然提供了更精准的学情分析和更高效的教学方式,但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技术,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的关注。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既要借助数据来发现问题,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状态。比如在某些学校,教师过度依赖平台推荐作业,学生每天完成大量机械性的在线练习,结果反而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后来,教师通过调整策略,将部分任务改为兴趣小组活动,比如英语话剧表演和线上配音比赛,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可见,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决定了教师如何合理使用技术,保证教学始终以学生发展
为中心,而不是以数据和分数为唯一目标。
2.4 教师反思与专业发展
教师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在数智化背景下,反思不仅仅是写几句教学日记,而是要结合课堂数据、学生反馈和团队交流来形成更有证据支撑的改进过程。教师要学会利用学校或教育局提供的研修平台,参加线上线下结合的教研活动。例如某地教育局建立了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每位教师在教学后将课堂录像上传平台,并结合数据生成报告,供全体教师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样的研修中,教师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课堂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能学习到其他教师的有效经验。这种持续的反思与专业发展,使得教师逐渐从被动使用技术转变为主动整合技术,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3 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3.1 学校层面的培养路径
学校是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直接环境,因此在培养教师核心素养方面承担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学校需要通过制度建设、研修活动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来推动教师的成长。比如可以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课堂诊断”活动,教师们通过展示自己的课堂录像,再结合学习平台提供的数据报告进行交流和反思。这种方式能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清晰地看到问题,也有助于形成团队互助的氛围。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把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数智工具的频率、学生学习数据的改善情况以及个人教学反思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这种成长档案不仅是一种考核手段,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参照。案例表明,在某市的一所实验小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中增加了“数智化应用”指标,结果发现教师在课堂设计中更主动使用技术,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3.2 政府与教育部门层面的支持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决定性影响。首先,政府需要制定清晰的政策导向,明确小学英语教师在数智化时代的能力要求,并且通过官方文件推动各校落实相关培训。其次,教育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学校配置智慧教室、平板设备、人工智能口语评测系统等硬件设施,否则教师即使有意愿提升,也会受到条件限制。再者,教育局层面还可以建立市级或省级的培训项目,比如开设“AI+小学英语”专题培训课程,帮助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方法。在某市的实践中,教育局选取100 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智慧课堂管理、数据分析方法、跨文化教学案例等。培训结束后,教师普遍反映能够更自信地在课堂中使用新工具,而且部分教师还带动了校内的同伴成长。
3.3 高校与职前培养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师的素养不仅在职后培养,更应在职前教育阶段打下基础。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教师时,应当把数智化教育理念和能力训练融入课程之中。例如在小学教育(英语方向)的课程体系中,除了语言学、教育学和教学法课程,还应该加入“人工智能辅助语言教学”“学习数据分析基础”等模块。这种安排能让师范生在进入学校工作之前,就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和数据意识。案例来看,某师范大学设立了一门《智能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利用AI 批改作业系统、智慧教学平台和语音识别工具来设计教学方案,最后以小组项目的形式完成一个“智慧课堂设计任务”。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工具的操作,更让他们理解了如何在教学场景中合理运用这些工具,为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4 教师自我发展的路径
教师的成长最终还是要依靠自我驱动。外部条件和制度只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个人的学习意识和发展动力才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例如积极参加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利用 MOOCs 学习教育技术前沿知识,或者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小规模的行动研究,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数据化记录和分析。比如某位教师在一个学期内使用AI 口语评测系统跟踪学生的发音数据,然后把结果与传统课堂练习效果进行对比,最后发现使用智能工具后学生的发音准确率提高了约 12% 。教师把这一研究结果写成校级研修论文,不仅提升了个人的专业自信,也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了示范效应。由此可见,教师的自我发展路径需要建立在持续学习、积极反思和主动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在数智化背景下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4 结论
通过对数智时代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探讨,可以看到教师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语言知识和课堂经验层面,而是逐渐向“专业素养+数智化能力+教育情怀+反思发展”的综合模式转变。本研究指出,教师要在数智环境下有效开展教学,就必须既能掌握技术工具,又能保持教育初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培养路径需要多方协同,学校应完善研修与评价机制,政府要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高校要加强职前培养,而教师自身更要保持学习与研究的主动性。当然,本研究也存在案例数量有限、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等不足,但整体上仍能为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未来应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践推广与实证研究,以推动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芳,黎桑.小学英语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J].文教资料,2025,(09):145-147+155.
[2]吴越.小学英语教师数字教学胜任力的提升策略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5.
[3]张梦雪,王璜.挑战与重构:新时代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4,24(06):50-56.
钦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 年度课题《数智时代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编号:2024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