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现场设备数据采集方法分析
董利军 赵阳
江苏锡铁慧通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引言
地下工程建设领域中,盾构施工凭借其高效、安全等优势,再诸多隧道挖掘项目得到广泛应用,而盾构施工现场设备运行状况、相关数据,对施工质量管控、进度推进有重要意义。盾构施工涵盖盾构机主体、出渣系统、注浆设备等关键设备,时刻产生大量数据,如何精准、高效获取设备数据,已经成为工作人员继续探索的关键议题。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深入发掘盾构施工现场设备数据采集的多元化方法,分析各数据采集方法的优势、不足,一方面增强盾构施工管理效果,另一方面提升施工效益。
一、设备数据采集的重要性
第一,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动态化采集设备数据,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比如盾构机的关键部件温度持续升高,甚至出现压力过大状况,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防因刀盘异常造成卡机、因注浆压力过大导致管片变形等等。
第二,提高施工质量。精准的设备数据,能够为施工参数优化提供支持,如依据推进速度、精准匹配出土量等,让土压保持平衡状态,促使隧道开挖面更加稳定,一方面增强管片拼接效果,另一方面降低隧道发生沉降、变形等各种质量问题。
第三,实现设备预防性维护。深入分析设备数据的变化情况,更好的预测设备部件是否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第一时间制定部件更换方案,制定科学的维护时间,不仅延长设备使用期限,还能节省一定的维修资金,预防设备故障对施工产生的质量、进度影响。
第四,优化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获取的设备数据,更科学的调整施工进度,协调资源配置等。比如结合电瓶车运输效率,更改物料运输次数,有效增强施工效率,有利于后续施工更科学、更规范[1]。
二、盾构施工现场设备数据采集方法
(一)传感器技术
盾构施工现场设备数据采集,可以使用传感器技术,以此获取更多精准数据信息。第一压力传感器。选择盾构机注浆系统、液压系统等关键位置,设置压力传感器,随时检测液体、气体压力值,如选择在盾构机推挤油缸液压回路区域,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得到推进的压力状况,这种方式的有点体现在高精准度、响应速度快等,第一时间应对压力改变;应用不足是长时间在恶劣环境运行,容易出现零点漂移等问题,因此需进行定期校准。第二温度传感器。一般会安装在盾构机电机、减速机等重要部件,如电机运行过程中,若温度持续升高会造成故障,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施监控,若温度无限趋近、甚至超过设定阈值,会第一时间进行报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安装,有一定的可靠性,但也会受温度影响,必须科学确定安全装置,并且做好温度补偿应对方法。第三位移传感器。盾构施工过程中,可选择盾构机的推进系统等部件,装置上位移传感器,精准检测部件位移量,比如测量盾构机实际推进距离,确保挖掘能依据原本设计有序进行。这种方法的优点体现在进度契合施工所需,测量范围具有灵活性,但使用在一些长距离位移测量中,容易存在累计误差,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执行归零校准。此外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更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使用项目,依托传感器能随时回传设备工作状况,协助工作人员随时优化施工对策。
(二)盾构采集盒子赋能
采集盒子的突出优势是具有非常强的兼容性,能与多种型号、不同厂家的盾构机设备相适配,依靠内置的标准化通信协议库,支持 Modbus、OPC UA、MQTT 等一众主流工业通信协议,可直接和盾构机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等设备实施数据交互。例如,西门子、三菱等不同品牌的盾构机控制系统,采集盒子无需额外去做定制开发,仅需将对应的协议参数配置好,即可迅速达成数据连接,实现刀盘转速、推进压力、注浆量等关键施工数据实时收集。同时,采集盒子还有协议转换的功用,能把不同协议格式的数据统一调整为标准格式,方便后续进行数据存储及分析处理。这种实现标准化的兼容设计,切实化解了施工现场多品牌、多型号盾构机数据采集难的困境,降低数据采集系统的部署成本和实施时长[2]。此外,采集盒子可实现无线与有线双模式通信,经 5G、Wi-Fi 或者工业以太网,把处理后的数据即时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利于施工方进行集中式监控与数据分析,通过投放单个或多个采集盒子,可达成对施工现场多台盾构机数据的全域采集,为盾构施工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后盾。
(三)人工巡检与记录
尽管在盾构施工现场数据采集中引入很多自动化方法,但人工巡检仍然占据关键地位。巡检人员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进入施工现场着重检查设备外观、查看仪表读数等等,对有关数据进行一一记录。比如,着重关注设备油液液位情况,观察设备表面是否存在渗透现象等。人工巡检具有一定的优点,尤其在一些自动化监测设备难以精准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人工巡检可以更直观发现设备部件磨损、连接部位松动等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体现在工作效率低,容易遭受巡检主体责任心、经验水平等影响,进而导致数据记录存在不准确的可能性。另外,人工巡检与记录方法的适用场景包含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设备启动与停机前后这些关键时间点。
结束语
探索盾构施工现场设备数据采集工作期间,相关人员也充分意识到这项工作占据的关键地位,以及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整体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传感器精准监测方法,还是人工巡检排查方法,目的是发挥个数据采集方法优势,促使其相辅相成。今后相关人员必须更积极应对,持续完善数据采集方法,争取在技术更新、进步前提下,引入更多盾构施工现场设备数据采集的新方法,呼吁更多人员携手共进,一起开辟地下工程建设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刘庚.基于Bi-LSTM 的盾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研究[J].交通世界,2025,(09):21-23.
[2]侯保俊,李大伟,李明,高墅,王洪亮,王金成,李阳春.一种基于Web 的盾构施工实时管控系统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06):171-176.
作者简介:董利军(1978.8-),男,汉族,江苏省张家港人,副总经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
赵阳(1991.3-),男,汉族,江苏省连云港人,研究方向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