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心法
杜敬华
西工大附中分校 710072
语文作文批改,面向的是学生,而批改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作文观,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作文批改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注重学生作文信心的培养。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是他们辛勤耕耘的结晶,他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在阅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劳动成果,尽可能地保留其习作原有的内容,切不可随意改动。对于学生习作中改或不改均可的地方要尽量少改甚至不改,即使改,也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创作的初始意愿,不能用老师的立意想法取代学生的。老师若将学生习作中所有的不满意之处都去掉,那这就不叫辅导作文,反而成了替代作文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大大消解,甚至失去写作的自信。
其次,多激励,少批评,坚持正面引导。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正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自尊心和自信心超强。他们的思想,也正在由单纯变得复杂。此时的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欲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既要从严规范学生的创作理念,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既要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长处,也要发现不足;既要注重学生当下的作文能力,也要长远关注学生以后创作上的发展动向。
再次,先求“通”,再求“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老师对待学生作文要实事求是,以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为标准 ,而不是凭老师个人主观好恶另立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就学生作文语言来说,要先求语法准确,语句通顺明白,再求 语言生动形象;就学生作文内容来说,要先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再求内容充实,中心集中,文采飞扬。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多从语句语法基本功方面要求;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从审题立意、技巧方法上得到提升。
最后,作文的批改还要讲究时效性,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老师应当在作文布置收交后及时批改出来,并及时评讲 ,否则时间长了,学生对自己当时写作的感觉、写作的内容已经遗忘,再做讲评,效果甚微,一般最好在收交后第二到三天内完成批改和讲评任务。
语文作文批改要讲时效,就不能拘于传统的“出力不讨好”式批改,即老师耗时消力辛辛苦苦地改,学生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地看。批改也要讲究科学的策略与方法。
方法一,多色笔批改。老师评阅学生习作时,一般都是用红笔把错处打上记号,再打分。用红笔画出来的句段,即存在问题的地方。从心理学上讲,学生大都对红色比较惧怕,甚至抗拒。既然如此,何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想一想?先尝试与学生交流,采用学生喜欢的颜色笔来为之批阅习作。比如:尽量把好的词语和句子用绿色的笔划出来;用紫色画出学生错字、语法、病句逻辑等方面的错误;用蓝色的笔画出枯燥嚼蜡亟待文笔润色的句段。实践结果表明,老师使用除了红色以外的颜色笔进行学生习作评改,在视觉上可以减轻由红色对学生自信心的过分“警示作用”而受到的心理伤害。采用彩色笔评改方法,既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师生温馨交流,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紧张抵触。
方法二,随堂批改。学生刚写好了一篇文章,对题目的理解、立意的构思、结构的构建、潜词造句等都还了然于心。老师若抓住这个时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进行修改,将收到意想不到的回馈。老师可以在充分掌握学生此次习作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以下课堂作文评价计划:首先分优、良、差三个等级择选各具代表性的三篇学生习作,在没有署名,也没有提前告知每一篇习作等级的前提下,在课堂上进行大屏幕投影,让学生们看完之后,再给出一个评估等级的标准:作者的主题立意是否清楚;文章的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流畅;开头与结尾是否做到了首尾呼应或深化主题。再让学生对照标准,评价这三篇作文。其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评阅文章应从文章的思想立意、语言润色与结构合理三个角度出发。然后让他们对三篇习作进行全面的评价。虽然可能有个别学生的评价和老师所给的有出入,不过老师恰好可以就这些偏颇的出入点给所有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分析。接着,老师再进行示范性的解析,并指出了三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种随堂例文讲析批改的方法,可以让好、中、差各个作文水平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收获满满的同时写作水平也在不断精进。
方法三,分组批改。这种批改方式主要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完成后,老师将学生按不同情况分成小组,然后讲明本次作文的要求和批改重点,组织学生讨论评改。分组可以按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也可以将好、中、差搭配分成几组。每个小组可以有不同的批改重点。这样,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可以取长补短,从讨论中学习到他人的长处,从讨论中领悟到作文的方法技巧。
方法四,面批面改。师生面对面,老师会更好地给予有效指导,学生会更直接地受到启发。在给学生面批作文时,要导引学生独立思考,先让其自己动手找出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切忌形成老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的填鸭式局面。给学生一对一面批,进行个性化指导,针对性强,学生作文能力提升效果会更好。但有时学生多习作量大,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也可以选同一错型作文的多几位学生一起来面批讲解同一篇作文,指出这几个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这样,面析一篇文,解决一批学生的习作问题,省时又高效。
总之,作文批改,无论是精批细改,还是多批少改,都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批,要批得精准;改,要改得恰如其分。
批改的目的是让学生举一反三,思路拓宽,调动写作积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长足的进步,明确自己的缺点,找到纠正的方法,在习作这条路上不断获得成就感,最终爱上写作相信老师只要掌握了作文批改的技巧和心法,在教学上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