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与对策分析

作者

王明涛

靖边县第四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718500

一、引言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需依托 “贴近真实交际” 的情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要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语言情境”。但传统听说教学多依赖教材朗读与听力磁带,情境单一且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听得懂却不敢说、会做题却不会用”。信息化技术可将抽象语言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交际情境,而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教材涵盖 “环保、科技、文化交流” 等主题,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丰富载体。基于此,本文结合教材课例,分析信息化情境创设方法,助力教学从 “知识传授” 向 “能力培养”转型。

二、信息化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与对策

(一)依托多媒体资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

多媒体资源能通过视觉、听觉双重刺激,帮助学生理解语境,降低听说难度。理论层面,需结合九年级 “复杂话题表达、观点阐述” 的目标,筛选 “真实且具思辨性” 的素材,设计 “观察 — 分析 — 表达” 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语言阐述观点。

以人教版九年级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听说课为例,教师可围绕 “环境污染与保护” 的核心主题,整合三类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首先播放 4 分钟纪录片片段,内容为 “某城市从‘垃圾围城’到‘生态修复’的变迁,穿插居民采访(英文配音),如‘Five yearsago, the river was full of rubbish. Now we can see fish swimming in it.’”;随后展示 “垃圾分类前后的社区环境”“新能源汽车推广数据”等对比图片,标注关键英文术语(waste classification, new energy vehicles);最后设计 “观点表达” 任务,让学生结合视频与图片内容,用英语阐述 “Which way do you think is most effective to protect the earth?Why?”,并模仿纪录片中的句式“...is important because it can help us...”。通过纪录片建立情境认知,图片提供论据支撑,学生能在直观情境中自然掌握 “环保话题的听说表达”,避免机械记忆句型。

(二)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创设协作交际情境

网络平台可打破时空限制,构建 “多向互动” 情境,让九年级学生在合作中练习 “复杂话题讨论与辩论”。理论层面,需围绕 “真实交际任务”设计活动,明确互动规则与语言要求(如使用逻辑连接词),避免互动流于形式。

以人教版九年级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为例,教师借助“在线辩论平台” 创设情境:发布 “智能手机发明利弊” 的主题资料,提出辩论议题 “Are smartphones good or bad for teenagers?”;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利用 “分组讨论室” 准备 10 分钟,成员轮流用英语阐述观点(如正方 “Smartphones help us study with apps”,反方 “Smartphones make us lazy with games”);开启 “实时连麦辩论”,教师记录语言问题,辩论后组织投票并点评。在线协作让学生在思辨中练习科技话题听说,录音功能便于课后修改。

(三)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

虚拟仿真技术能构建 “可交互” 的虚拟场景,让学生 “置身” 真实交际环境,增强 “跨文化交际与专业话题表达” 的代入感。理论层面,需紧扣教材主题设计 “任务驱动式” 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听说技能。

以人教版九年级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听说课为例,教师可利用 VR 技术创设 “国际学生交流会” 的沉浸式情境:学生佩戴 VR 设备后,“置身” 虚拟会场,遇到来自不同国家的 “学生”(虚拟角色);教师布置任务 “作为中国学生代表,你需要与外国学生打招呼、介绍中国习俗,并解答他们的疑问”;虚拟角色会主动发起对话,如 “Hi! I'm from Japan.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学生需用英语回应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ometimes we also smile and say ‘nice to meetyou.’”;若学生表达有误(如混淆习俗),虚拟角色会礼貌提示 “Wait,I heard that some people in China bow too. Is that true?”,引导学生纠正表达。这种沉浸式情境让学生摆脱 “课堂束缚”,在模拟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锻炼听说反应能力,同时深化对 “礼仪文化” 的语言表达。

(四)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应用情境

信息化情境需立足九年级学生生活,结合 “社会热点、未来规划”,让学生感受 “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 “英语应用案例”,设计 “生活任务模拟” 活动,提升听说能力。

以人教版九年级 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 听说课为例,教师可围绕 “意外事件处理与分享” 主题,创设生活化情境:首先让学生课前用手机拍摄 “生活中的意外场景”(如 “错过公交车”“忘记带作业”),或录制 “家人讲述的意外经历”(英文复述);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学生提交的素材,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 “Last week,I missed the school bus because I got up late. I had to ask my dad to drive me to school.”;随后设计 “意外应对建议” 任务,学生两人一组,结合素材中的场景,用课文中的句型 “What happened to you? How did you deal with it? You should... next time.” 模拟对话,并录制对话音频提交至平台,教师在线点评 “表达流畅度与应对建议的合理性”。这种基于生活素材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 “生活问题解决” 的紧密联系,激发主动运用听说技能的意愿。

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情境创设需以 “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教材主题为核心、技术为支撑”,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虚拟仿真等手段,构建 “直观、互动、沉浸、生活化” 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 “敢说复杂话题、会说逻辑观点、能说实用内容”。本文结合人教版九年级教材课例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核心在于技术服务于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目标,情境助力于‘真实交际能力培养’”,避免陷入 “为技术而技术、为情境而情境” 的误区。

参考文献

[1]陈丽娜. 信息化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情境创设方法与对策分析 [J].甘肃教育研究, 2025, (15): 137-139.

[2]邓丽欣. 基于思维力发展的初中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 英语教师, 2025, 25 (14):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