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气相色谱仪的故障诊断与解决策略

作者

刘志伟

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仪器,凭借其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在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仪器结构复杂、使用环境多样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气相色谱仪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类故障。这些故障不仅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导致实验数据偏差、实验进度延误,还会增加仪器的维护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深入研究气相色谱仪的故障诊断与解决策略,对于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检测质量、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进样系统故障诊断与解决

1.1 进样口泄漏

进样口泄漏是气相色谱仪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典型表现为基线波动剧烈、样品保留时间发生变化以及峰面积重现性变差。导致进样口泄漏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涉及进样垫、衬管 O 型圈以及进样口螺帽等部件。进样垫在频繁使用或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后,弹性会逐渐丧失,无法实现对进样口的有效密封;衬管 O 型圈在高温和反复拆卸的作用下,易出现磨损与老化现象;进样口螺帽安装力度不足或因长期振动而松动,也会造成进样口密封失效。

为解决进样口泄漏问题,需建立科学的维护机制。应定期更换进样垫,通常每完成 50-100 次进样操作就需更换一次,以确保其密封性能。要及时检查衬管 O 型圈的状态,一旦发现损坏,立即进行更换。在安装进样口螺帽时,需使用扭矩扳手按照规定的力矩拧紧,保证进样口密封良好。

1.2 进样针堵塞

进样针堵塞会严重影响样品的正常注入,导致进样量不准确、样品不出峰或峰面积显著减小等问题。造成进样针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样品中存在高沸点物质、杂质或颗粒物,这些物质在进样针内残留并不断积累,最终堵塞针孔。

为避免进样针堵塞,可采用过滤和离心等方法,有效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颗粒物;对于含有高沸点物质的样品,可通过溶剂稀释或萃取的方式降低其浓度。当发现进样针堵塞时,可将进样针浸泡在丙酮、二氯甲烷等合适的溶剂中,并进行超声清洗,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清除堵塞物。

2 色谱柱故障诊断与解决

2.1 柱效下降

柱效下降是色谱柱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主要表现为峰形展宽、分离度降低以及拖尾现象严重。造成柱效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固定相流失、色谱柱污染、柱温过高以及色谱柱老化等。当色谱柱使用温度超过其最高耐受温度时,固定相容易挥发流失;样品中含有的不挥发性物质和杂质吸附在色谱柱内,会导致色谱柱污染;过高的柱温会加速固定相的流失和色谱柱的老化进程;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色谱柱的性能也会自然下降。

为防止柱效下降,在使用色谱柱时,必须严格遵循其使用说明,合理选择柱温,严禁超温使用。在分析复杂样品前,要对样品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减少杂质进入色谱柱的机会。

2.2 色谱柱堵塞

色谱柱堵塞会导致柱压急剧升高、流速显著降低,甚至使仪器无法正常进样。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样品中的颗粒物、高沸点物质在色谱柱内沉积,或者流动相中的杂质堵塞了色谱柱的微孔。

预防色谱柱堵塞,关键在于对样品和流动相进行严格的过滤和纯化处理。在色谱系统中安装保护柱,能够有效拦截样品中的杂质,从而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一旦发现色谱柱堵塞,可尝试使用低流速的强溶剂(如乙腈、甲醇等)对色谱柱进行反向冲洗,但要注意控制冲洗压力,不得超过色谱柱的耐受压力。

3 检测器故障诊断与解决

3.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故障

FID 点火失败是较为常见的故障,其表现为基线平直,无信号输出。导致点火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氢气、空气和载气的流量配比不合理、点火线圈损坏以及喷嘴堵塞等。针对点火失败问题,首先应调整氢气、空气和载气的流量,使其达到合适比例,一般氢气与空气的流量比约为 1:10,确保燃气和助燃气供应正常。其次,使用万用表测量点火线圈的电阻值,检查点火线圈是否损坏,若电阻值异常,则需及时更换点火线圈。

基线噪声大表现为基线波动剧烈,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导致基线噪声大的原因主要有气源不纯、检测器污染以及放大器故障等。为解决基线噪声大的问题,应使用高纯气体作为载气和燃气,并安装气体净化器,有效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和水分。同时,需定期对检测器进行清洗,清除检测器内部的污染物。若怀疑是放大器故障,可通过更换放大器或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3.2 热导检测器(TCD)故障

3.2.1 灵敏度下降

TCD 灵敏度下降表现为检测信号变弱,样品峰面积减小。导致灵敏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桥电流设置不当、热丝老化以及载气流量不稳定等。

解决灵敏度下降问题,需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检测要求,合理设置桥电流,一般来说,桥电流越大,灵敏度越高,但过高的桥电流会加速热丝老化。当热丝老化导致灵敏度下降时,需及时更换热丝。此外,使用稳压阀和稳流阀稳定载气流量,确保载气流量恒定,也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重要措施。

3.2.2 基线漂移

基线漂移表现为基线随时间缓慢上升或下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导致基线漂移的原因主要包括检测器温度不稳定、载气中含有微量杂质以及热丝不均匀老化等。

为解决基线漂移问题,要确保检测器温度控制稳定,定期检查温度控制系统。同时,对载气进行进一步纯化处理,去除其中的微量杂质。若热丝出现不均匀老化,可尝试对热丝进行老化处理或更换热丝。

4 气路系统故障诊断与解决

4.1 气体泄漏

气路系统气体泄漏会导致载气、燃气或助燃气流量不稳定,进而影响色谱分离效果和检测结果。气体泄漏的常见部位包括气路接头、阀门、管路等。

为排查和解决气体泄漏问题,需定期检查气路接头是否松动,使用合适的工具拧紧接头。对于老化或损坏的管路和阀门,应及时进行更换。可使用肥皂水或专用的检漏仪对气路系统进行全面检漏,一旦发现泄漏点,立即进行修复。

4.2 气体流量不稳定

气体流量不稳定会导致样品保留时间波动、峰形异常等问题。造成气体流量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气体钢瓶压力不足、减压阀故障、气路中有堵塞或气路控制模块出现故障。

当发现气体流量不稳定时,首先检查气体钢瓶压力,若压力不足,及时更换气体钢瓶。其次,检查减压阀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进行维修或更换。然后,清理气路中的堵塞物,确保气路畅通。若气路控制模块出现故障,则需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5 结论

气相色谱仪的故障诊断与解决是一项复杂且专业的工作,涉及仪器的多个关键部件和系统。通过对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气路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等常见故障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故障诊断与解决策略。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不仅要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还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加强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建立完善的故障预防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频率,确保气相色谱仪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李萍.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J]. 化工管理,2021 (12): 185 - 186.

[2] 王强,张辉.气相色谱仪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研究 [J]. 分析仪器,2020 (03): 89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