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韩瑞

靖边县第二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7185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体会思想感情,培养文化自信”。文言文作为文化传承载体,在七年级教材中地位关键——上册《论语》十二章、《世说新语》二则开启文言启蒙,下册《陋室铭》《爱莲说》深化文化理解。但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沿用“逐句翻译—知识点默写—单元测试”模式,教学目标聚焦“字词背诵”,评价仅关注“解释准确率”,忽视学生对文本情感与文化内涵的理解。这种割裂式教学降低学习兴趣,无法实现“语言建构”与“文化传承”的素养目标。“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将评价贯穿教学全程,通过即时反馈调整教与学的行为,对突破传统局限、培养学生文言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重构“三维聚焦”教学目标,锚定评价方向

“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是明确“评什么”,需打破“知识本位”单一目标,构建“文言知识—文本理解—文化素养”三维目标体系。文言知识维度聚焦“常见实词虚词积累、文言句式掌握”,筑牢基础;文本理解维度侧重“内容概括、情感分析、手法鉴赏”,引导学生从“读懂字面”到“读懂内涵”;文化素养维度注重“传统思想认知、文化内涵迁移”,实现“文本学习”到“文化认同”的升华。三维目标需具体可测,明确对应评价标准,避免空泛失焦。

以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为例,三维目标及评价标准如下:文言知识维度“准确解释‘时’‘省’等实词,翻译‘温故而知新’等句子,识别‘不亦……乎’判断句等现象”,评价标准为“实词解释准确率≫eq90% ,翻译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识别 3 处以上文言现象”;文本理解维度“概括‘学而’‘为政’篇核心观点,分析‘学思结合’思想”,评价标准为“提炼 2 个核心观点,结合语句说明‘学思结合’内涵”;文化素养维度“联系生活举例说明《论语》名句应用”,评价标准为“列举 2 个应用场景,阐述对个人行为的指导意义”。教学中围绕目标设计分角色朗读、观点辩论活动,评价时对照标准判断达成情况,确保“教、学、评”方向一致。

(二)设计“任务链驱动”教学活动,嵌入过程性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评价贯穿全程,需设计“任务链驱动”式教学活动,将过程性评价自然嵌入环节。活动紧扣教学目标,采用“分层任务”“小组协作”形式,每个任务对应明确评价要点,既关注知识掌握,也重视思维过程与参与度,让评价成为学习的“催化剂”。

以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为例,围绕“体会‘安贫乐道’情怀,鉴赏‘托物言志’手法”目标,设计“陋室探幽”任务链并嵌入评价:任务一“文言字词梳理”,分组整理“斯”“鸿儒”“乱”(使动用法)及“何陋之有”句式,教师观察梳理完整性,点评“牍”与“读”的辨析,评价要点为“实词全面性、句式判断准确性”;任务二“情怀轨迹探究”,结合“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讨论“陋室不陋”的原因,要求用环境描写佐证,教师记录分析角度,评价要点为“文本论据运用、‘安贫乐道’理解逻辑性”;任务三“手法仿写实践”,模仿“托物言志”写 100字短文表达志趣,教师从“手法运用、语言流畅度”点评,评价要点为“物品特征与志趣关联、贴合‘托物言志’逻辑”。过程中通过即时反馈修正理解偏差,确保学习不偏离目标。

(三)优化“多元协同”评价方式,完善评价闭环

“教学评一体化”需打破教师单一评价,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多元协同方式,兼顾“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评价内容覆盖三维目标,采用“课堂观察记录表”“学习档案袋”“成果展示”等方式,避免仅以“背诵默写”衡量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为例,实施多元协同评价:教师评价采用“课堂观察+作业点评”,记录学生参与“莲的象征意义”讨论情况,点评“莲之品格感悟”短文,从“情感深度、文言知识运用”打分;学生自评对照目标反思“对‘菊—牡丹—莲’象征意义的理解、段落背诵熟练度”,填写自评表(如“能分析莲的君子品格,但‘蕃’‘濯’书写需加强”);同伴互评在“小组梳理文言字词后开展,从‘知识贡献度、发言积极性评价(如‘他纠正了我“噫”的读音错误’)。评价后汇总结果,针对“‘托物言志’与‘借物喻人’区别理解不足”,补充对比微课堂,完善评价闭环。

三、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为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目标引领、评价护航”的新路径,核心在于通过三维目标明确评价方向,任务链活动嵌入过程性评价,多元方式完善闭环,实现“教、学、评”融合。七年级教学中,教师需结合文本特点(如语录体《论语》、铭文《陋室铭》)灵活调整策略,避免目标与评价脱节、过程评价形式化。唯有如此,才能突破“知识灌输”局限,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与文化价值,培养文言语感与文化自信,实现“以文化人”的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冰倩.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J]. 汉字文化, 2025, (14): 140-142.

[2]陈蔚.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 [J]. 华夏教师, 2025, (19):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