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给排水消防水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

孟宪瑞

昌图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 112500

1 给排水消防水系统的设计流程

1.1 图纸设计及会审

图纸设计是消防水系统设计的起点,需依据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如 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及建筑功能需求,明确消防水源、管网布局、设备选型等核心参数。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及逃生通道规划,避免与其他专业冲突。图纸完成后需组织多专业会审,重点核查消防管网的覆盖范围、水力计算的准确性以及设备安装位置的可行性,确保设计内容符合消防验收标准。

1.2 二次深化设计

二次深化设计是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条件与设备参数进行的优化设计。例如,根据建筑空间的实际尺寸调整管道走向,优化管材连接方式以减少施工难度;利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解决管线碰撞问题;同时,需针对特殊区域(如地下室、设备机房)制定局部强化方案,确保消防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

1.3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衔接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环节,需明确施工流程、资源配置及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制定管道焊接、试压、防腐等工艺标准;规划施工进度,避免与其他专业交叉作业冲突;针对高风险作业(如高空管道安装)编制专项安全方案。此外,需提前协调材料采购与设备进场计划,确保施工连续性。

2 给排水消防水系统有关重要设备设计及施工

2.1 消防给排水及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其设计需满足最不利点的消防水压与流量需求。通常采用高位水箱、消防水泵及稳压设备联合供水的方式,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消防水源。管网布局应形成环状结构,避免单一故障点影响整体供水能力,同时保证水流的快速性和均匀性。灭火系统设计需根据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例如商业综合体通常采用湿式喷淋系统,而数据中心等特殊场所则选用气体灭火系统以避免水渍损害。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控制管道焊接质量、阀门密封性和喷头安装角度,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灭火效率,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2 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系统的“神经中枢”,由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及智能控制主机组成。设计时需严格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结合建筑功能分区与火灾风险等级,合理划分报警区域。例如,在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机房及易燃物存放区需加密探测器布置,确保无盲区覆盖,并采用多探测器联动逻辑降低误报率。施工中需重点关注线路敷设的规范性:采用屏蔽电缆或金属套管保护信号线,接地电阻需 ⩽1Ω ,避免电磁干扰导致信号失真;同时,强电与弱电线路需分层敷设,间距 ⩾0.3 米。系统调试阶段需模拟火灾场景,测试报警信号与喷淋系统、排烟风机、防火卷帘及应急照明的联动逻辑,确保火警触发后设备响应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此外,需定期对探测器灵敏度进行校准,并建立系统维护档案,保障自动报警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2.3 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是建筑消防系统中用于分隔防火分区的关键设施,其设计需满足耐火极限要求,并通过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检验认证。安装位置需避开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确保火灾时不影响人员逃生,同时需设置手动控制装置及明显的操作标识。施工中需重点控制导轨安装质量,采用双导轨结构并确保垂直度偏差 ⩽3mm/m ,卷帘运行时应无卡滞、异响,且底部与地面间隙 ⩽20mm 。此外,需在卷帘两侧安装独立的温感与烟感探测器,并与消防控制中心联动,确保火灾时卷帘自动降落至全闭状态。调试阶段需模拟火警信号,测试卷帘降落速度及联动响应时间,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其长期可靠性,为建筑防火分区提供有效屏障。

2.4 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是火灾时保障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关键设施,其设计需满足独立供电、防水及防烟要求。独立供电系统通常采用双电源或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确保断电时电梯仍能正常运行。电梯井道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 小时的防火隔墙和楼板,井道内需设置专用排水设施(如集水坑和自动排水泵),防止灭火用水或渗漏水积聚影响设备安全。施工中需重点检查电梯门禁系统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联动功能,确保火灾发生时电梯能自动迫降至首层并切换至消防模式,同时消防员可通过专用按钮强制控制电梯运行。此外,电梯轿厢和井道需设置防烟措施,防止烟雾侵入影响使用安全,为火灾救援提供可靠保障。

2.5 消火栓

消火栓系统是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确保覆盖建筑的每个区域,为火灾扑救提供水源保障。消火栓箱应设置在明显且易于操作的位置,如走廊、楼梯间等人员易于到达的地方,箱体上需标注明显的“消火栓”标识,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识别和使用。设计时需满足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一着火点的要求,即确保消火栓间距和布置方式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灭火的有效性。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消火栓,注意栓口高度(距地面 1.1 米)和阀门启闭方向标识的设置,确保操作便捷和使用安全。此外,施工完成后需对消火栓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接口和阀门的密封性能,确保系统在火灾时能够正常供水,为灭火救援提供可靠保障。

2.6 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水泵接合器是连接消防车与建筑室内消防管网的核心设备,其设计需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接合器应设置于建筑外墙面或消防车易接近区域,高度距地面 0.7 米并设置反光标识,确保火灾时快速定位。接口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 DN150 内扣式或法兰接口,与消防车水带完全匹配,并配置止回阀防止管网倒流。施工中需预留 ⩾1.5 米的操作空间,避免周边堆放障碍物影响消防车注水作业。此外,寒冷地区需采取防冻措施,如加装电伴热系统或保温层,确保冬季极端天气下接合器正常启用。管道安装后需进行 1.5 倍工作压力的密封性测试,并定期检查接口密封圈和阀门灵活性,保障火灾时的供水可靠性。

结束语:给排水消防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技术复杂度高、规范要求严格的环节。通过科学的设计流程与规范的施工管理,可显著提升消防系统的可靠性与应急响应能力。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消防系统将逐步实现物联网远程监控与大数据分析功能,进一步提升火灾预警与处置效率。建议在工程实践中加强设计与施工的协同,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同时积极引入新技术,推动消防水系统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高亮亮.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中消防水系统安装的要点分析[J].安徽建筑,2023,30(2):94-95

[2]张幼知.高层建筑给水消防设计的关键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83-195

[3]苏媞.某 150m 超高层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简述[J].四川建材,2021,47(10):223-223,231

[4]李洋.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消防水系统安装[J].大众标准化,2021(2):32-33

[5]梁琳.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中消防水系统安装[J].建材与装饰,2016(3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