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工程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作者

孟宪瑞

昌图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 112500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1.1 方案不完善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设计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然而,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功能需求理解不全面、设计标准不规范或设计深度不足等原因,施工方案往往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例如,排水管道的设计坡度不合理,可能导致水流不畅或积存,进而引发管道堵塞或渗漏问题。此外,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不足或压力不匹配也可能导致管网运行不稳定,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施工方案的不完善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1.2 材料质量不佳

材料质量是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成本效益,选择质量低劣的管材、小配件或阀门,导致管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水、腐蚀或堵塞等问题。例如,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管材,其耐压性能和抗腐蚀性能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可能导致管道破裂或使用寿命缩短。此外,材料进场验收环节的疏漏也是导致材料质量不佳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合格材料被投入使用,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1.3 施工不规范

施工不规范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对施工规范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随意性操作。例如,管道连接不规范、接口处理不当、管道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管道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此外,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容易导致施工不规范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施工质量问题。

2 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预防措施

2.1 实施严格的验收制度

为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首先需要实施严格的验收制度。在材料进场时,必须对管材、小配件和阀门等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例如,检查管材的壁厚、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等,避免使用劣质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分阶段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进行验收,如管道埋设、接口处理、管道坡度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后续工程隐患。通过严格的验收制度,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提供保障。

2.2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

施工质量监督是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环节,需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首先,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等国家标准,建立多级质量监督体系。在材料进场阶段,需严格核查管材、阀门等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复检,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需通过旁站、巡检等方式实时监督施工操作,例如管道安装环节需重点检查焊接工艺(如热熔温度、承插深度)、管道坡度(确保排水畅通)及支架间距(符合抗震要求)。对于隐蔽工程(如预埋管道、防水套管),需执行“工序报验”制度,留存影像资料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覆土。此外,应引入数字化监管手段,如利用 BIM 技术对施工节点进行三维校核,或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试压数据,提升监督效率和精准度。最后,需完善施工过程记录与质量追溯机制,对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及期限,形成闭环管理。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质量监督,可有效避免渗漏、堵塞等质量通病,确保给排水系统功能性与耐久性达标,为工程整体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2.3 选用高质量材料

材料质量是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应严格选择信誉良好、质量过硬的材料供应商,并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材料。例如,选用具有良好耐压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管材,如 PVC-U、PPR 或不锈钢管材,可以有效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隐患。在选择管材时,应依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设计要求,对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严格筛选,如检查材料的抗压强度、耐温性能、卫生性能等,确保材料质量满足工程要求。此外,施工前应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留存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通过选用高质量材料,不仅能提升施工质量,还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确保给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2.4 质量过程控制

质量过程控制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准备阶段,应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检查方法和责任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符合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监测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例如,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管道的安装偏差、接口的密实度和水压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质量过程控制还应包括对施工材料的全过程管理,从进场验收、使用到成品保护,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科学的质量过程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5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首先,应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规范、操作要求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方法。例如,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施工人员掌握管道安装、焊接、防腐等关键技术,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规范要求。其次,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如 BIM 技术、智能化施工设备的应用等,帮助施工人员适应现代化施工需求,提升技术操作水平。此外,还应通过定期考核和技能认证,激励施工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通过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还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结束语: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施工方案不完善、材料质量不佳和施工不规范等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质量控制也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哲.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优化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4(6):77-79.

[2]庞旭东.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5):36-38.

[3]林志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举措之研究[J].居业,2023(12):185-187.

[4]王雷.建筑给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和造价管理探讨[J].居舍,2023(35):142-145.

[5]蒋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优化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0):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