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趣味性策略研究

作者

陈淑娴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两丫坪镇中心小学 419300

引言

低学段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起点,其核心在于激发兴趣、建立认知。首先,识字不仅是认读符号,更是理解字义、感知字形结构的过程。其次,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需借助图画、实物等直观媒介辅助记忆。再者,识字需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汉字的用途。最后,重复巩固不可或缺,但应通过多样化活动避免机械训练。因此,教师应拆解识字目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具象化、生活化、活动化的教学路径,使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实现“乐中学,学中记”。

一、利用教材情境图,创设趣味识字情境

人教部编版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情境图。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情境图,创设趣味识字情境。例如,在教学《天地人》这一课时,教材的情境图展示了几个小朋友在天地间玩耍的场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问他们:“小朋友们,看看这幅图,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有你、有我、还有他,这就是‘天地人’。”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认识“天、地、人”这几个汉字。再如,在《金木水火土》的教学中,情境图呈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有金色的太阳、树木、流水等。我们可以指着图中的元素,告诉学生:“看,那金色的太阳就代表‘金’,绿色的树木就是‘木’,流淌的水就是‘水’,熊熊燃烧的火就是‘火’,脚下的土地就是‘土’。”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轻松地认识了汉字。

二、运用游戏教学,增强识字趣味性

游戏是低学段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将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比如,“猜字谜”游戏。在教学“秋”字时,我们可以编一个字谜:“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让学生通过思考和猜测来认识“秋”字。再如,“汉字接龙”游戏。教师先说出一个汉字,如“大”,然后让学生接着说一个以“大”开头的词语中的另一个汉字,如“大人”的“人”,然后下一个学生再以“人”开头接下去。这样的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已学的汉字,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另外,“识字卡片翻翻乐”游戏也很受学生欢迎。我们把汉字卡片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轮流翻卡片,翻到认识的汉字就可以得到这张卡片,最后比一比谁得到的卡片最多。

三、借助故事教学,加深汉字记忆

低学段学生喜欢听故事,我们可将汉字教学融入叙事之中,使识字变得生动可感。首先,从汉字的象形起源讲起,如“山”字,三座高峰并立,就像山峰的轮廓,学生一眼便能联想记忆;其次,讲述汉字的会意构造,如“休”字,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构成一幅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与结构的关联;再次,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汉字情感,如“森”字,三棵树手拉手站在一起,变成森林,既强化字形,又激发想象力;最后,结合生活情境创编小故事,如“闪”字,一个“人”躲在“门”后,突然探出头来,像是在玩捉迷藏,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字义与结构。教学“马”字时,讲述古人从图画到简化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汉字演变的逻辑;教学“哭”字时,以孩子摔倒流泪的情景对应“两个口在眼睛下”的字形,增强记忆锚点。通过分解汉字的构形原理——象形、会意、拟人、情境化,层层推进,让故事不仅有趣,更有教学逻辑,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实现从感知到理

解再到记忆的完整识字过程。

四、开展实践活动,拓展识字途径

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识字途径。首先,组织“汉字手抄报”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如“传统节日”“动物世界”等收集相关汉字,通过查阅字典、询问家长等方式获取字义,并自主设计版面、配图配色。这一过程不仅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也锻炼了信息整合与艺术表达能力。其次,开展“识字小达人”评选活动,将识字延伸到生活场景中,鼓励学生在超市认读商品名称、在街道识别路牌、在广告中发现新字,并将所识汉字记录在“识字成长袋”中,教师定期检查并给予星级评价,激发持续识字的兴趣。再次,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强化易错字、多音字的记忆;同时开展“汉字书法比赛”,从铅笔字到毛笔字逐步提升书写规范与美感,在提笔落墨中感受汉字的结构之美与文化意蕴。这些活动从识记、理解、应用到审美逐层推进,使识字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融入实践,形成主动、多元、持续的学习路径。

五、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识字形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为识字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首先,动画演示汉字笔顺可细分为动态展示与分步回放两个层面:动态展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书写流程,分步回放则便于学生模仿每一笔的起笔、运笔与收笔。其次,音频资源的应用不仅限于播放儿歌,还可细分为跟读训练与节奏记忆——通过《四季歌》等旋律强化语音记忆,结合拍手、跺脚等肢体节奏,促进字音与动作的联动记忆。再次,识字类 APP 的互动功能可拆解为游戏化任务与即时反馈机制:闯关模式激发挑战欲,配对与拖拽操作增强手眼协调,系统即时评分与鼓励语提升学习成就感。此外,汉字起源小视频的教学价值体现在视觉还原与历史讲解两个方面:通过还原“日”“月”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学生既能观察图形变化,又能理解造字逻辑。最后,投影与电子白板的互动可细化为集体书写与重点标注:教师放大字形结构,学生上前圈画偏旁部首或笔顺错误,实现全员参与与即时纠错。多媒体手段的多样化应用,使识字教学在感知、模仿、理解与应用各环节更直观、生动、高效。

结语

在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特点,分步实施趣味策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自然识字;设计“找朋友”“汉字 Bingo”等游戏,增强识字趣味性;借助汉字起源故事或绘本故事,帮助理解字义;通过手抄报、识字小达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结合动画演示笔顺、儿歌诵读、识字软件互动,提升多感官参与。多法并用,层层递进,激发兴趣,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丽.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趣味性之策略探析[J].新课程(中),2019,(07):264.

[2]蔡兰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9):21-23.

[3]陈冰星.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学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5,10(0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