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人文关怀的企业政工工作新模式探索

作者

张雅茜

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266000

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需要关注经济效益,更应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与全面发展。企业政工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引导的重要途径,传统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引入人文关怀理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政工工作新模式,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员工息息相关,将人文关怀融入政工工作并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 人文关怀在企业政工工作中的价值

1.1 满足员工精神需求

现代企业员工面临着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能够关注到员工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在情感、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怀,从而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1.2 增强企业凝聚力

当企业政工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时,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企业氛围。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1.3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关注员工的人文需求,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在得到尊重和关爱后,会更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人文关怀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

2.1 目标一致性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而人文关怀同样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2.2 工作内容互补性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涵盖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多个方面,这些工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政工工作则侧重于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塑造企业价值观。将人文关怀融入政工工作,可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2.3 实施过程协同性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政工工作都需要与员工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协同合作,共同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想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和工作方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基于人文关怀的企业政工工作新模式构建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工工作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工工作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管理思维。企业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员工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而是具有独立思想、情感需求和价值追求的个体。政工工作应当超越简单的任务传达和思想灌输,转变为以理解、尊重和发展员工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过程。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观察员工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根据不同岗位、年龄段和成长背景的员工采取差异化的关怀方式。决策过程中应当建立员工参与机制,让基层意见能够真正影响管理政策的制定。管理者需要培养共情能力,善于站在员工角度思考问题,将刚性制度与柔性关怀有机结合,实现制度约束与人文引导的平衡统一。

3.2 建立畅通的人文沟通渠道

建立畅通的人文沟通渠道关键在于构建多元化的互动体系。企业需要打破传统单向传达模式,创造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除了常规的正式沟通渠道外,更应重视非正式交流机会的营造,通过午餐会、兴趣小组等轻松形式促进自然沟通。沟通内容应当超越工作范畴,涵盖员工的生活感受、职业困惑和个人发展等多个维度。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员工意见得到实质性回应和落实。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避免说教式口吻,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的交流方式。

3.3 关注员工的职业成长与个人提升

关注员工的职业成长与个人提升需要系统性的支持架构。企业应当将员工发展纳入战略规划,建立能力评估与成长跟踪机制。培训体系设计要兼顾组织需求与个人志趣,提供菜单式的学习选择。除了专业技能培养,还应重视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员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要打破单一的纵向晋升通道,构建多序列的职业发展路径,让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建立导师制度和经验分享平台,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承与交流。重视工作轮岗和项目实践机会的提供,让员工在实战中获得成长。同时要鼓励创新容错,为员工尝试新领域创造安全环境。

3.4 打造和谐温馨的企业人文环境

打造和谐温馨的企业人文环境需要全方位的氛围营造。企业空间规划应当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创造促进交流互动的物理环境。文化符号系统要体现包容性和亲和力,避免僵化的标语口号。日常管理细节中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如合理的作息安排、节假日的个性化关怀等。建立非正式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促进同事间的自然连接。管理风格要注重温度与专业性的平衡,既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又有关怀体谅的柔性空间。特别要关注跨部门、跨层级的人际互动质量,减少官僚主义对工作氛围的侵蚀。环境营造应当尊重不同员工群体的偏好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能。

3.5 建立员工关怀帮扶体系

建立员工关怀帮扶体系需要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帮扶工作要突破临时性、随意性的局限,形成标准化、常态化的运作模式。建立员工需求评估机制,通过专业方法识别不同群体的帮扶重点。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服务网络,提供法律咨询、健康管理、家庭服务等多元支持。重视预防性关怀措施的开发,建立早期预警和主动介入机制。帮扶过程要注重维护员工尊严,避免简单施与的援助方式。建立跨部门的协作平台,确保帮扶资源的高效配置。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如新员工、外派人员、孕产期员工等的特定需求。体系运行要重视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真正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的企业政工工作新模式是企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政工工作,并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中,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营造和谐温馨的企业环境,建立完善的关怀帮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基于人文关怀的企业政工工作新模式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宋芮璇.基于人文关怀的企业政工工作新模式探索[N].经济导报,2025-07-28(006).

[2]高丽容.基于企业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5-03-24(A08).

[3]薛强. 新时代企业政工工作常见问题及创新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23,(03):76-78.

[4]李岱峻. 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22,(25):89-91.

[5]张剑英. 论企业政工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5,(08):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