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骆书凝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第二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然而,长期以来,该课程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等。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减负增效的理念
当前,减负增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减负增效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的效果,也需要贯彻减负增效的理念,减少课程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以提高课堂效果。
二、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
1. 注重课程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小学生处于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课程内容来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通过问题探究、讨论、比较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道德课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道德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在法治课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法庭审判、辩论等方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关键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感到舒适和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热情、亲切、幽默,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管理,制定严格而公正的规则和制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以此来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而学生是情感化的动物,他们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道德和法律的内涵和价值。
比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验道德决策和法律约束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小偷和被盗者,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探究小偷行为的危害和不良后果,同时介绍相应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规定,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仿真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效果性。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生动、鲜活的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视听、图像等方式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网络教学是指利用互联网等在线教学平台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在线作业、课堂测验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4. 重视实践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教学则是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践教学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内涵和意义。课堂上,学生仅能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道德和法律,但这种理性认识往往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感悟。而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道德和法律的力量,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次,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通过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公共机构,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规则和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生活中,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最后,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通常对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实践教学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探究世界的机会,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小结
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互动性强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实践教学和家校联系等方式,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性,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龚克,王涛.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2): 157-158.2. 马晓光 . 课堂氛围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效果的影响 [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 2018(2): 39-42.3. 孙波,胡娟 .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 2019(10): 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