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谈班主任的中医素养

作者

李堂

云南省宣威市祯祥中学

在一个学校,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可谓多矣,然各种素养中,我觉得健康知识,中医素养尤其重要。

癸夘一年,诚多病之秋也。

从十一月份起,学生病的越来越多,有的是新冠,有的是支原体肺炎,有的是甲型流感,有的乙型,还有的叫什么萨什么病毒。

娃娃也生病,老大是支原体肺炎,老二是甲型流感,媳妇是萨什么病毒,一个中国人,竟然得了个外国病。

娃娃生病后,我从 11 月份起,眩晕了一回,天旋地转,而后好了便是感觉这耳朵缺了一块似的。每天里极其不舒服,到中医院看,说是颞颌关节发炎,银针打了六次,好像好点,又没好。

后来听倪海厦老师师课程,恰好讲到了耳朵经过的经脉,就是三条,肾经,胆经,三焦经,试着一条条经脉地按摩,遇到痛点,就多按一下,按到足临泣,居然,右耳逐渐转移到了右大腿上风市穴上,痛得沾到即痛。左耳却移到了左手腕小骨一段。呵呵,应该右耳的问题是胆经,而左耳却是三焦经出现了问题。

人应该所有的疾病都能体现在经脉上,哪条经脉出现了问题,就在哪条上按摩,依次辩证,是虚还是实,实则泄其子,虚则补其母。疾病如此简单。

而人体,只有在静心息虑,使自己完全平息下自己的心,才能慢慢感觉到经脉的运行。“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只有在气鼓荡的同时,人的经脉才能展现出其运行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辅助其正常地运行。

每天,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让心灵变得安静,无欲无求,心灵“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要追求太多的欲望,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任你怎么努力,那也不是你的。

耳朵好一点之后,却又开始感冒,12 月份每一周是发热,像娃娃一样,撑不住挂了一针之后,却又在第二周变得咳嗽难止,后来听说可以吃蛇胆川贝液,还好,吃点也就好了,可是第三个星期,到元旦的时候,却是鼻子不通,让人听着就是一大股鼻音,朋友一打电话就问给是感冒了,唉,这人的身体怎么这么差呢?

想来还是免疫力不足,自己欲望太多,今后当调整好身心,务必好好学会倪师的传承,让自己真正理解医学的真谛,使自己不再受疾病的折磨,也让自己身边的亲人不再受病患的折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身体,还有什么资本立足于世间,故每天最少应让自己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锻炼身体。不追求快,务必感受到气为血之率,以气为引导,而后使自己气血充足。

五四期间,录学生团员档案到“智慧团建,网上共青团”,连续工作一个星期,手便开始麻木,手指无法伸直,半月有余,有时手都抬不起来,用电脑打字几行字手便爪了起来。到医院开了两幅中药,一幅一大袋,一个锅都装不下,一煮汤就溢出来,颜色如同糞水,味道实在难下,又苦又涩,一端起药碗便喝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重读经典,看《伤寒论》中桂枝汤加葛根,曰:“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细辨证,我之手麻当为劲椎压迫手上神经引起,即“项背强几几”,而颈部僵硬,便是葛根了。

故以桂枝汤来调和阴阳,解肌去表,用桂枝白芍各 15 克去表,加上 2 片生姜除去表邪,可是一发表,便会损伤胃中的津液,便使用红枣 12 枚补足津液,最后用炙甘草 10 克来当和事佬,调和其中的药性。《神龙本草》中言甘草能蓄水,当然也能保住胃之津液。

桂枝汤成形之后,加大剂量 35 克的葛根,《神龙本草》中的葛根能把水从根部顺藤蔓直发到稍,故中药取其意,它也能把人的气血引到脖子颈椎及手腕。

中午到药店开了两幅,煮了一幅,汤水色泽黄色清爽,味道略带甜味,回味口感很有味道。服下便觉得同吃了安眠药一样,昏沉沉的,躺床上睡了一会,便觉得头脑清醒异常,一片空明。颈部已释然一半有余,手上也不麻了,唯独口有点干。

晚饭后又服一碗,依然如同服了安眠药一般,困沉沉的,睡了一会,觉身体似乎已经恢复如初。这大概便是“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吧。

感恩医圣张仲景无私作此《伤寒论》,感恩倪海厦老师传承医圣张仲景之巨著。

今后有病,当以《伤寒》为根本,六经辨证,仔细分辨,应该任何病症,只要辨症施治,未尝没有解法!

诸公有颈椎困挠的,可参照此方治疗。

一次次的经历,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担任班主任工作,学生在生活中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对健康有了好的理解,就可以指导学生预防和治疗疾病,如此,善莫大焉!

一次,一个学生肚子疼痛,找我请假,可他的父母都在外地,也没人带他去医院照顾,我便使用针灸,给他的左右两只脚的足三里刺了一针,没多大一会,学生便说肚子不疼了,避免了他的父母从远方赶回来,而这个学生也对我佩服至极,从此,我所上的语文不自觉地便越来越好,甚至在月考中语文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好成绩。

班主任的工作涵盖了学生在学校时的任何所有生活,身体状况尤其令人担忧,故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就多读一点医书,多掌握一点健康的医学知识,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的问题,也能增加自己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