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共生:AI 赋能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徐青梅
西安长安湖滨小学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一、AI 赋能小学美术教学的潜能
1. 激趣:生成式AI 创造新奇视觉感受、游戏化互动
好奇心强是这个学段孩子所具有的明显特性,一般的图片已经吸引不了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他们,AI 技术的独特性和新奇感可以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教授《蝴蝶飞起来》一课时,教师与AI 数字人小蝶语音对话提问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运用KIVICUBE 网页制作 AR 实景介绍蝴蝶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观察,瞬间能够激发学生对蝴蝶的探索欲望,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蝴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2. 探智:AI 辅助深度鉴赏
AI 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轻松获取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视频、艺术史资料等。智能体数字人的运用是在鉴赏课中最大的亮点,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学生与大师的对话,探索作品中奥秘,让学生可以印象深刻,如《大师画 我也画》一课中,学生通过与数字人毕加索的对话,明白立体主义的特征,如何去绘制。在讲解《山水画》时,教师借助 AI 不仅能展示经典的山水画作品,还能通过 3D 建模技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山水画描绘的场景中,直观感受山水画的意境,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创作:AI 工具降低技术门槛、提供灵感、拓宽表现形式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想要表现的画不出来,创意十足却能力有限,如何将这些创意表现出来,借助 AI 就实现了这一点。在教授《我的书包》时,学生利用文生图就可以把自己创意实现,高效完成任务。AI 提供了多种风格供选择,如像素风、国画风、二次元风格、未来主义等,满足各类型绘画要求,为学生提供了高效的创作形式。
4. 评价:AI 记录过程记录、技术反馈,支持互动展示。
作品动起来、修改作品、评价作品,让AI 当一个小老师,帮助学生进行作品的评价反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艺术天赋都有所不同。AI 通过分析学生以往的学习数据,对于完成的作品系统会从构图、色彩搭配、创意、技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反馈,提出适合学生修改的方向或者自己生成让学生看得更明显,帮助学生针对性的提升改进。
二、AI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学生主体、AI 为用、智趣交融”原则,重构《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一课,本课为设计·应用课程,重点是感受民族纹样的美,利用骨式规律创作一个喜欢的民族纹样。在传统文化中融入 AI,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碰撞也是求同存异,在学生掌握民族传统纹样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将传统纹样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进行个性化、创新性的设计,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与影响力。
纹样解构实验室,AI 工具:百度文心一格(纹样分析)、GoogleQuick Draw(手绘识别),学生用平板拍摄苗族刺绣 / 藏族唐卡实物 $$ AI 纹样拆解工具,自动分离图案要素:底纹:回形纹(吉祥连绵);主图:蝴蝶妈妈(苗族始祖);配色:青 + 紫(山林崇拜);手绘纹样核心元素,AI 笔触矫正:实时提示“藏式金纹需粗细交替,点击查看范例”
AI 纹样重组工坊:国产设计工具 + 校本纹样库
·输入指令:“壮族云雷纹 + 苗族鱼纹,主题《清洁海洋》,蓝绿色调”
·AI 生成6 款基础骨架
·学生选择骨架,手绘添加:塑料瓶转化的“污染水怪”、珊瑚形态的垃圾回收站
实物转化工作台
AI 辅助流程:
·扫描AI 纹样稿 $$ 智能排版工具,自动适配布袋尺寸·AR 试穿预览:平板摄像头显示纹样在布袋上的立体效果
·UV 胶绘制关键元素 $$ AI 安全提示:“检测到连续绘制超5 分钟,建议休息护眼”
当学生用 AI 拆解苗族蝴蝶妈妈纹样时,传统不再是玻璃展柜中的标本;当重组纹样在帆布袋上随体温变色,文化基因完成跨时代表达。本设计以 AI 为文化解码器、学生为传承创变者,在纹样骨骼中注入少年智慧。未来将开发“纹样宇宙”元宇宙展厅,让每个孩子成为民族美学的星辰。
三、AI 的融入仍然需要“慢”思考
1. 自我思考要“慢”:更明确的指令背后是更明显的意图
2. 教学行为要“慢”:应该要求不能代替必要需要,有效的教学的基础是“我知道”和“学生需要”。
3. 批判思考要“慢”:答案过载带来的思路混淆,盲目听从需要共同警惕。
四、结语
AI 赋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为学生带来了充满智趣的学习体验,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合理利用AI 技术,就能让美术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