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与应用

作者

赵传玺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第一中 677500

引言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综合思维和空间分析素养,但教学常面临抽象概念脱离现实的问题。深度学习理论提供新视角,要求课堂转向学生主动参与和批判思考模式。情境创设成为突破口,例如分析真实环境数据模拟决策过程。本文立足基层教育实践,探讨地理课堂中情境的设计原则和实用策略,如本地化实例导入及贯穿式任务设计。这些方法帮助教师简化教学准备,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场景中自然理解地理要素关联,实现知识深层内化。

一、深度学习与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批判思考并建立知识间的实质联系。地理学科的特性,如空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天然地契合了这种需求。理论基础主要指向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者要在具体情境中主动构建意义。实际地理课堂上,这意味着不能只靠讲授课本抽象概念。老师有经验,好的情境创设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入口。比如探讨某地区可持续发展方案,给学生一组真实的资源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背景材料,让他们分析区位优劣、模拟产业布局决策并评估环境影响。这种带着真实问题和任务的探究过程,学生必须整合区域地理、人文和经济地理等多模块知识,调动地理思维去理解复杂的空间关系,做出有依据的判断,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自然就深入了。情境把知识‘用’了起来,避免了死记硬背,也让课堂更贴近实际。”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创设有效的地理课堂情境需遵循关键原则。核心是真实性原则,情境得源于现实世界或模拟真实地理问题,学生才愿意投入。比如讲解城市化问题,不能用虚拟城市数据,应当地新闻报道中的交通拥堵图片和老城区改造实例引入,学生见过才有话说。针对性原则不可或缺,情境内容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像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精心设计包含原料、市场、劳动力、政策等因素的真实企业布局案例,学生分析起来才能直接触及知识点。第三个是可行性原则,课堂得真能操作,情境设计必须考虑时间、学生认知水平和学校资源限制。设计过于复杂的三维建模任务,不如引导学生用现有地图叠加工厂污染点数据和居民区分布图来分析环境矛盾,学生能力够得到,收获才实在。最后是连贯性原则,情境应成为串联知识的链条,一个区域的河流、气候、人口、产业等要素研究任务能前后关联起来,帮助学生看清地理要素的整体性与联系性 [1]。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应用策略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情境导入环节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快速投入学习。操作简单有效的做法是用近期新闻切入:比如讲授地质灾害前,播放一段山体滑坡短视频,学生立刻讨论“哪些因素导致这种灾害”。基层学校常常使用本地实例,某县中学教师讲解农业区位时,屏幕上先展示本地菜农运输蔬菜的照片,学生发现自家餐桌的蔬菜产地标识,自然引出交通、市场和种植技术的分析。设计核心在于抓住学生的已知经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教学直接从" 为什么陕北苹果甜" 的日常疑问展开。关键准备只需要一则新闻截图、一段 30 秒视频或一张本地实景照片,学生在观察这些熟悉事物后会产生真实的地理问题,后续讲解水到渠成。

(二)情境贯穿促进知识理解

好情境不只是引入课堂,更要像一条线把整堂课的知识点穿起来。选一个真实的、要素丰富的区域当背景故事,课堂不同阶段都回到这个区域研究不同方面,学生理解才能层层深入。比如以某条河流流域作主线情境,开课先看河道特点和水资源图,分析自然地理条件;课程中段引入该河流域城市群的产业布局,学生必须考虑之前的水文知识如何影响工业取水排放和选址;到后期讨论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时,再叠加上游建坝和下游农田受影响的矛盾案例,学生自然要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社会的相互影响。这种分阶段在同一个大框架下不断添加要素、分析矛盾的情境设计,避免了知识点孤立呈现。学生是在解决一个完整的地理问题过程中,自然触及、应用并连接了不同模块知识 [2]。

(三)情境拓展培养迁移能力

在地理课堂实施情境拓展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将核心知识迁移到多样化现实场景中。教学实践中,设计情境任务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理论后,布置学生分析当地夏季高温天气的原因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小组探究。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结合网络资料或简单访谈,总结适应策略如水源调配或种植结构调整。这样训练迁移能力能深化地理原理理解。具体应用时,教师提前梳理关键点确保任务不脱离大纲,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问题解决技巧。许多基层学校采用类似设计,如使用日常地图工具模拟区域发展规划案例,学生主动发现地理规律的应用价值。

结语

情境创设为高中地理课堂注入活力,显著提升深度学习的实践价值。教师应用真实性原则设计任务,学生能在如区域规划模拟等活动里迁移知识。文章强调策略的基层适用性,例如简化情境工具仅需普通素材支持课堂操作。后续教学中继续优化连贯性设计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地理教育应坚持这一路径,将情境融入日常教学,学生由此发展解决现实地理挑战的终身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铃.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与应用[J].天津教育 , 2024(36):94-96.

[2] 姜晓悦 .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问题教学情境创设优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