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历史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研究
陈宵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中学 832208
在教育领域持续革新的当下,初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单向传输,学生在被动接受大量史实、年代等信息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真正激发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与深入探究欲望。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角落,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强大助力。人工智能所具备的智能交互、数据分析、个性化学习支持等特性,有望打破传统教学的瓶颈,构建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初中历史课堂。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采用定制化智能教学平台
在初中历史智慧课堂构建中,教师要积极采用专门适配初中历史教学的智能平台。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在讲解中国古代史部分,平台依据时间线,从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开始,到夏商周、秦汉、隋唐等朝代依次有序呈现知识点。对于每个朝代,详细阐述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内容,并通过可视化图表清晰展示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在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这一单元时,平台用图表呈现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因),促进了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基础(果)。平台课程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顺序,教师在备课时,可直接按照教材进度在平台上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重新梳理内容顺序,极大提高备课效率。
二、建立教学资源筛选与整合机制
“在智能教学平台中设置专门的资源筛选模块,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章节、历史时期等条件筛选合适的教学资源 ② ”。例如,在准备“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时,教师在平台筛选条件中输入“九年级上册第 18 课,美国南北战争”,平台能快速整合相关资源,如战争前南北经济制度差异的图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原文资料、反映战争场景的视频等,形成完整的教学素材包。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对素材包进行调整和补充,节省了从海量资源中筛选的时间,且确保资源与教学内容紧密契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分层分类培训
针对不同教龄和技术基础的教师开展分层培训。对于教龄较长、技术基础薄弱的教师,开设基础技术培训班。比如,在培训中先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电子白板展示历史课件,通过简单的操作演示和实际练习,让教师熟悉电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如批注、放大缩小图片等。对于年轻且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教师,进行进阶培训。以使用智能历史资料数据库为例,通过案例教学,教会教师如何通过关键词组合、时间范围限定等方法精准获取史料。如在讲解“宋代商业的繁荣”时,教师可在数据库中输入“宋代、商业贸易、原始文献”等关键词,并限定时间范围为宋代,就能快速获取如《东京梦华录》中关于宋代城市商业繁荣景象的记载等一手史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实践操作与案例分享相结合
培训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智能工具。例如,组织教师进行智能教学平台的模拟备课和授课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技术人员和专家现场指导,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定期举办教师经验分享会。如一位教师分享在教授“文艺复兴”时,利用智能软件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