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红色文化传承在大班幼儿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徐素萍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在各地考察时他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我们作为幼儿园工作者,应当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做好幼儿的红色文化教育工作。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因此落实校园红色文化的课程,提升幼儿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了解和深入传承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社会的帮助。

(一)党建引领,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育人之地,教育就要铸魂育人,首先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红色文化。育人先育心,作为教师首先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也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引导家长在家中减少幼儿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少被网络文化影响的机会,家长在与孩子共处时也要引导幼儿多关注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以便幼儿切身体会身边真善美的事务,行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建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为了让红色文化融入到幼儿生活中,学校要主动为幼儿创设红色文化环境,浸润童心。在每个活动室正面的墙中间显眼位置悬挂国旗,通过大厅文化墙、楼道宣传栏、班级主题墙等场地开辟专栏,每个班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区,使红色文化抬头可见,让长征精神、红船精神、西柏坡精神、航天精神等革命精神随时映入孩子的眼帘。

(三)寓教于乐,开展多样红色活动。

开展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红色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有环境创设、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主要结合校园红色文化,创设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墙面设计等,对红色故事《一封鸡毛信》、红色人物《雷锋的故事》、战争武器“各种各样的兵器”等进行展示,使幼儿在无意识中进行了良好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有观影《闪闪的红星》,授课、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区域活动主要有红色区域:纳鞋底、织蓑衣、送军粮、摊煎饼、磨豆腐等传统游戏。户外活动是指我们利用户外场地模拟建设了战争场面,例如两军对垒、地道战、战地救护等的场景,让孩子亲身感受战争年代烽烟滚滚、热血沸腾的场面,形成一种勇于拼搏、奋力战斗的精神。

(四)借力校外,践行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

借力校园外课程资源,通过实践活动零距离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行成以园所为中心5公里内的校外课程学习圈。校园内缺乏的红色课程资源通过走访、家长带领、社会关心帮助下深入寻找挖掘,筛选出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源为幼儿学习所用。

1.“人”即是榜样

我园所在的乡镇,就有这么一位一心为民的村干部----商阿大。这位领袖在上世纪70年代的那段艰苦岁月中,带领村民翻山越岭修建水电站,造福一方百姓,让大山里的村民不再为水的问题而发愁。商阿大生前系稽东镇原止步坑村党支部书记,在20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中,他曾先后10次被评为绍兴县优秀共产党员,14次被评为稽东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村干部,2000年更是被绍兴市委组织部授予“富民书记”荣誉称号。

2.“物”即是场景

“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物”是幼儿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场景,也是红色教育最好的证据。

在我镇有一个红色研学基地----会稽山研学营,里面有飞机、坦克、大炮等退役兵器,让幼儿看了对我国的国防事业肃然起敬,增强对各种军种的了解和崇拜之情;会稽山研学实践国际营地项目以研学为主,幼儿在参观学习过实践过程中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强化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3.“事”即是事件

“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事”让红色教育呈现出动态、立体的特征,让红色教育更加饱满,具有说服力。

时光回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大军铁流滚滚,渡过长江,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追歼战。车头村位于柯桥区稽东镇,地处嵊州、诸暨、绍兴三地的交通要道。1949年4月9日,车头战斗打响。当时,国民党军有一个中队听到枪声就马上就投降了,其他有六七十个人占据有利地形继续顽抗。新四军游击队从各个方位包围上去,仅4个小时左右,打死打伤敌人8人,轻取车头。车头之战虽没有进入绍兴县城,但是给城内的国民党军予以了重大打击,惶惶不可终日,绍兴解放已是指日可待。

这个有名的革命事件:解放绍兴第一战---车头战役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革命精神,是教育幼儿的巨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