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研训一体化”实践教研体系的特点与建构
杨旺超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民族小学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教研工作面临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传统的教研过程中,教学评价、研究和培训等环节往往互相割裂,不能形成一体化,导致资源分散,综合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充分适应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学评研训一体化”实践方面有效加强,体现教研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确保教学评价、研究和培训项目要素有机结合,实践融会贯通,从而在协同发展前提下体现出良好的发展成效。
1“教学评研训一体化”实践教研体系的主要特点
1.1 系统性特点
“教学评研训一体化”主要是将教学实践作为核心,确保评价、研究和培训能够纳入同一系统框架之中。其中,基础是教学,可以利用课堂实践模式暴露出相关问题,并通过评价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针对教学问题进行精准诊断。研究主要是针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培训主要是为教师提供专业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从而为教学改进提供必要保障。例如,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学生可能存在的薄弱之处。然后,教研组结合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阅读策略专题研究,积极组织和引导教师参与到阅读教学工作坊的培训中,这样可以在方法方面有效整合,同时为后续教学提供必要支持。从根本上有效形成教学、评价、研究和培训再教学的循环体系。
1.2 协同性特点
在教学、评价、研究和培训一体化实践教研体系中,要想呈现出多主体共同参与效果,需要打破单一组织的限制。在教师、教育员、高校专家的多方协同合作中,体现出多元主体的联动效应。在这个体系中,教师在具体操作环节要提出相应的实践困惑或问题,调研员进行相应的专业指导。国学专家融入相关前沿理论,各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把小学数学教研作为接入点,进一步体现出区域教研团队联合教育技术专家的效能,在科学主题学习中进一步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及时开展课堂观察和有效分析的优化策略,确保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在多元主体的共同联动作用下,使得各个方面发挥合力作用。
1.3 动态性特点
在当前政策和技术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评价、研究和培训一体化体系呈现出动态性和自我更新的特点。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教研体系不断优化和调整,这是必然要求。要在自身的教学、评价、研究和培训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专题培训、案例研讨和课堂实践等模式,使全新的教研范式有效形成,并在实践环节充分落实,确保教研工作能够充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2“教学评研训一体化”实践教研体系的构建策略
2.1 充分构建分层教研组织体系
要想确保“教学评研训一体化”教研体系得到有效构建,需要成立校级教研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同时也要匹配相应的学科教研团队、年级备课团队和专项研究小组等。在各自明确分工、强化职责落实的前提下,体现出学院组织架构的构建合适效果。例如,针对语文教研组,可以针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在年级备课组的教育计划落实环节体现出可行性。在阅读环节通过专业小组的及时推动,明确相关特定主题,形成更为明确的教研网络。
2.2 切实开发数字化教研资源平台
在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需要在数字化教研资源和平台利用方面有效加强,形成线上的教研资源库、评价的教学方案、课堂实录以及评价工具和培训课程等相关方面有效整合和融会贯通。在资源平台的综合作用下,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和价值。同时,教师也要有效利用平台参与到教学反思、在线研讨和资源共享共建机制中。例如,某区小学可以开展智慧教研云平台建设,并且支持和引导教师获得相应的教研资源,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的整合作用之下,体现出资源开发和一体化建设效果。
2.3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
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有效开展,例如主题式教研周或者同课异构加微课题研究等相关活动内容,在各类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教育的根本价值。例如,在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的教研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集体备课及课堂实践,在公开课评课、专题研讨和培训学习方面不断深化。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教学评价的延续,充分融合实践,起到融会贯通效应。
2.4 有效完善和推行多元评价反馈机制
在一体化建构过程中,需要在教师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专家点评的过程中形成评价体系。在促进教师教研教学活动查漏补缺、不断优化完善的同时,体现出应有的多元评价效果。特别是针对调研成果,要通过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模式,在课堂教学改进效果以及专业成长数据融入方面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充分体现出教研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评研训一体化”实践教研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其系统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同时为小学教研工作提供必要范式。在整体操作环节要形成相对应的组织框架,并开发出相应的平台,在教研资源整合和教研主体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使得小学教研效果得到充分完善,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其敏. 新时代小学“教学评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创新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4(18): 43- 46.
[2] 王振华. 小学教研“教学评研训一体化”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23(11): 52-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