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作者

靳学健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本论文聚焦于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针对化工厂有机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详细阐述了处理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废水水质水量分析、处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等。通过对传统处理工艺与新兴技术的综合考量,构建了一套高效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同时,从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与措施。旨在为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与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关键词: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设计;优化

一、引言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厂产生的有机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这些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酚类、醇类、酯类、苯类等,具有成分复杂、化学需氧量(COD)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设计高效、稳定且经济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对于化工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亟需对处理系统进行优化创新。

二、化工厂有机废水水质水量分析

(一)水质特点

化工厂有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通常较高,COD 值可达数千甚至数万 mg/L。以某制药化工厂为例,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COD 含量高达 15000mg/L,主要含有多种抗生素中间体、有机溶剂等。这些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难以自然降解,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毒性,给废水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有机废水成分复杂,除了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外,还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酸碱物质、盐分等。在农药化工厂废水中,不仅含有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成分,还可能含有砷、汞等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大量的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这种复杂的成分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处理方法。

部分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生化需氧量(BOD)与 COD 的比值(B/C)较低。例如,一些含有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的有机废水,B/C 值可能低于 0.3,难以通过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效降解。

(二)水量变化

化工厂的生产过程通常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导致有机废水的水量波动较大。在生产高峰期,废水排放量可能是低谷期的数倍。某化工厂在产品生产旺季,每日废水排放量可达 1000m³,而在设备检修等淡季,日排放量仅为 200m³。这种水量的大幅波动对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设计

(一)处理工艺选择

1.预处理工艺

调节池:设置调节池以均质均量废水,应对水量和水质波动。调节池容积根据流量和水质变化确定,通常按最大日排放量的6-12小时设计,确保后续处理单元稳定运行。

中和沉淀:对含酸碱的有机废水进行中和处理,调节pH至中性。使用碱性或酸性药剂中和后,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通过沉淀去除悬浮物和部分重金属。

隔油:废水中含油时,采用隔油池预处理。隔油池类型多样,如平流式和斜板式,通过油水密度差分离油类物质。

2.生物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为气体。常见工艺有UASB和IC,能有效降低COD浓度,产生的沼气可回收利用。

好氧生物处理:厌氧处理后,废水COD降低但仍有有机物,需好氧处理。常用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去除污染物。

3.深度处理工艺

混凝沉淀:生物处理后废水可能含悬浮物和有机物,通过混凝沉淀进一步去除。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使污染物凝聚沉淀。

过滤:过滤工艺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悬浮物。常用设备有砂滤池和活性炭滤池,分别通过滤料拦截和活性炭吸附去除污染物。

高级氧化: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芬顿氧化法,利用羟基自由基强氧化性分解污染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或直接矿化。

(二)设备选型

选择泵类设备时,需考虑废水流量、扬程和水质。输送强酸碱废水时,应使用耐腐蚀泵;大流量、低扬程情况下,离心泵是合适选择。泵的流量应基于系统最大设计流量,扬程则需考虑管道阻力和提升高度。

曝气设备在好氧生物处理中至关重要。微孔曝气器和射流曝气器是常用设备。微孔曝气器产生微泡,提高效率但易堵塞;射流曝气器不易堵塞,充氧能力强。应根据工艺和水质要求选择曝气设备,确保微生物需氧量。

沉淀池选型应基于处理水量、水质和沉淀效果要求。平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大水量,稳定效果;竖流式沉淀池适合小型系统,节省空间;辐流式沉淀池适用于水量大、要求高的场合。

四、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优化

(一)提高处理效率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调整温度、pH值、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以增强厌氧微生物活性和提高处理效率。中温厌氧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5-38℃,pH值为6.8-7.2。在好氧处理中,调整曝气量和污泥回流比,确保微生物良好生长环境,提升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

采用组合工艺:结合厌氧和好氧处理,先降低COD浓度,提高可生化性,再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结合生物处理与高级氧化、膜分离技术,实现深度处理。

强化微生物培养:筛选适应化工废水的高效微生物菌株,通过富集培养和驯化,获得高效降解特定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群,增强系统对特定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二)降低运行成本

能源回收利用:利用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发电或供热,实现能源回收,降低能耗。例如,某化工厂利用沼气发电,满足部分用电需求,减少电费支出。

优化药剂投加量:合理控制混凝沉淀、中和等环节的药剂投加量,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药剂成本。采用在线监测和自动化加药设备,根据水质实时调整药剂用量,避免浪费。

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更换成本。规范操作人员行为,减少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优化设备选型和配置,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三)减少二次污染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需妥善处理。采用脱水、厌氧消化、焚烧等技术处理污泥,降低含水率,减少体积,产生沼气。焚烧处理含重金属污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

废水处理可能产生有害废气,如硫化氢等。建设废气处理装置,采用生物除臭、化学吸收等方法处理废气,确保达标排放,减少环境影响。

五、结论

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通过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准确分析,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和设备,构建了高效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同时,从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二次污染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能够实现化工厂有机废水的达标排放与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然而,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仍需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处理工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处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面临的挑战,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立影.某精细化工厂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3.DOI:10.27805/d.cnki.gccgy.2023.000640.

[2]蔡磊.某化工厂废水处理分析[J].化工管理,2018,(35):182-183.

[3]何俊.某化工厂有机废水处理设计实例[J].化工管理,2017,(1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