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小菊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新飞大道小学 45300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每一名学生都有发扬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深化小学课堂教育的深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激起小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三观,进而促使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本文中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针对如何在课堂上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是包含道德、礼仪、语言、艺术等多个层面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想要培养小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承者,就需要引导他们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促使他们自觉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落实新的教育观念,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文化性的同时,为学生全面性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依据。

一、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立德树人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传承我国民族、精神、文明气节的重要载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智慧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并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的融入不仅充分补充课堂教育的资源,使课堂变得不再枯燥乏味,也为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契机,优化教学形式,促使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课堂高效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拓宽教育层面,加强传统文化感悟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而成的各类典籍,则是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载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教师可通过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掘传统文化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既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较好地诠释课堂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不白吃话山海经》这本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这本阅读素材就是漫画版的《山海经》,其中包含趣味性的故事和大量插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使他们更好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为小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教材内容,寻找传统文化融合点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小学德育与法制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目的。新的小学德育与法制教材包含了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因此,小学德育法治教师要想整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挖掘,全面地找出传统文化整合的切入点。具体而言,德育与法制课的老师,可以从每一单元教材的题目出发,想一想该单元的题目与哪些传统文化精神有共通之处,然后广泛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加以阐释,自然就能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带进课堂。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让我试试看》教学内容为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本单元教学主题,带领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实践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动动小手”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先给学生播放我国传统文化“剪纸”相关的视频资料,之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视频的理解进行创造,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学不能仅仅把它当作“学习材料”,如果以此为中心设置教学任务,势必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小学生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知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导入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贯彻其中的精神。因此,为使小学生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涵,落实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德育与法制科老师应多举办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意涵,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给他们配备好小手套和捡垃圾的工具到附近公园内捡生活垃圾。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圣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C]//科教发展与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7.

[2] 王中帅. 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C]//教育教学理论与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