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与行

作者

徐会

新泰市平阳小学

摘要:数学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递。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庭作业的形式和数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进行改革,使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也能得到自身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探讨,以此提升学生们的作业质量。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前言:

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实际上就是在锻炼他们的思维,在保证数学知识不被遗忘的前提下,保证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保证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保证他们在数学上的进步。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增加作业的层次性,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作业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家庭作业在设计上既要符合“双减”的要求,又要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减轻学习负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弹性设计作业,彰显作业的选择性

纵观以往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大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师给的家庭作业都是限时的,根本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有些基础不好的学生,自己一个人根本做不完,只好抄,或是敷衍教师。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级别的家庭作业,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到不一样的知识,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掌握到不一样的知识。

以《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需要对学生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进行评估。而后,为了学生可以在课后实现基本的能力提升,完成对平行与相交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学习效果完成对课后作业的针对性设计,使得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全面的知识,确保对平行与相交知识了解不足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概念性掌握。

二、与生活相互结合,彰显作业的务实性

数学知识能够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数学知识直接对应,它能够使学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和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说,学习与生活是不能分开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以实用性为中心进行作业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针对性。

例如,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繁忙的工地----线和角》后,需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常见的线和角。在这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关于线与角的相关内容,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完成对生活中常见的线与角的了解,感受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确保学生知晓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

三、攻克难点,彰显作业的针对性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总会碰到一些不懂、不会、不能及时掌握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把重点放在难的地方,使其顺利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业的设置上,教师不仅要降低作业的数量,而且要尽量避免设置太难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掌握。

例如,教师在完成对《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教学后,需要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统计,确保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对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进行理解。对于作业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的形式完成对教学知识的统筹,让学生可以在对知识的了解下完成对难点以及重点的了解,强化对旋转、平移以及对称知识的动手操作效果。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感兴趣的、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因果关系、多个方向、多个途径去解决,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练习的开放性和课后习题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性,并在此过程中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以《校园科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完成对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掌握。在这期间,教师通过作业让学生所理解的未必是一个正确的数学结果,也可以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的课后学习空间中完成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样一来,教师所指导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分数意义与性质的体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的改革迎来了双减政策,原本负担沉重的课后作业,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数学教师也在不断地转变着教学方法和家庭作业的形式,使得学生在享受到家庭作业乐趣的同时,完成度和家庭作业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是在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兴,刘玉洁,夏友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模型建构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4,(27):88-92.

[2]魏周英.“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甘肃教育研究,2024,(1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