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作者

夏小兰

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 福建省三明市 365400

本文系宁化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课题《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教学路径的研究》(立项批准号: NHKT—2328)的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法在各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职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政课程教育更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做铺垫。因此本文就分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及探究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中职思政课;意义;应用策略

【引言】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典型场景,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提出,思政课程并非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与概念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学生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感知、融合、升华,内化于心,外现于行,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更贴合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思政课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带给学生全新的过程体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一、分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意义

1.1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规律

大多中职阶段的学生知识基础不牢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部分中职教师在思政课堂上也是照本宣读,无法很好的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心理严重。而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深入到学生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中职思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科课程要求,将教学与情境结合,不仅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知识的陌生感,还在以学生的切身体验为引导中,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更贴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性

1.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深入挖掘知识的深层含义。在情境教学法中能够形象直观的呈现学习信息,使学生全身多种感官相互配合,提高他们在思政课堂上的专注度,激发求知欲望,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探究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基于现实生活,结合具体案例

思政课程教学主要是从现实生活中出发,通过情境教学消除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差距。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国家大事,丰富的素材内容既及时,又有趣,可以是图片、视频、思维导图等形式。除此之外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关注情境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情境资源,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具体案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政知识的实用性,促使他们能够将思政知识进行内化。只有用思政知识去解释现实问题,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彰显学科魅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比如说在教学中职思政《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互鉴》时,为了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主要内容,感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能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这时教师可以在课下搜集一些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差异性的文化习俗,让学生有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我国为促进文化交流、互通所做出的举措,如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以及丝绸之路等。通过生动的实例对文化多样性的理念进行剖析,在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的同时,使得课程更具有层次性,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2.2利用角色扮演,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阶段的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走神等情况,长此以往无法发挥出思政课程的教育价值。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思政知识,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利用课程内容特性创设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既能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还可以增强自身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教师教学负担,从而有效打造中职高效思政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比如说在教学中职思政《认识自我》时,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处于不断试探与完善的过程中。这时教师要通过思政课程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在教学本章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资料,之后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角色情境。由学生自由分组,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角色。最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角色对话,由教师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思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使学生深入其中,与人物角色之间形成情感共鸣,从而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最后,教师再以一首“明天会更好”结尾,留给学生无限的畅想空间,学生在课下还能不断回顾自身经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3利用语言描述,进行情境教学

语言是学生接触知识的重要方式。思政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以及主流价值观等方面的过程中,具有感染力、通俗易懂且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能够将最真挚的情感和信息传达给学生,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说在教学中职思政《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时,本章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国体、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根本政治制度,明确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地位及功能。这时教师在与学生讲解国家与个人、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用语言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以河流来进行比喻,通过每个省份中的各个小湖泊再到黄河、长江,再到太平洋、大西洋等。通过探究河流的尽头,让学生能够明白大河所代表的国家与集体,小河代表的个人。这样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能够很好的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让他们能够了解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明确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总结语】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法作为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更有感染力。因此中职思政教师应当结合学情与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现实生活入手,利用语言、引导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丰富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元慧.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21,No.582(07):57-58.

[2]周盘.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评价与应用策略研究[J].南方论刊,2012,No.250(07):103-104.

[3]陈永德.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中的应用刍议[J].现代职业教育,2021,No.274(48):90-91.